朗读

我院赴印尼开展肝移植工作的留守团队载誉凯旋回国

章 军/摄
    2011年1月4日上午,我院赴印度尼西亚开展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工作的监护室医生陈俭,肝移植病区医生庄莉、王卓轶,护士温燕玲、鲍谢雨,圆满完成医院和科室布置的各项任务,为国争光,载誉凯旋。我院院长郑树森院士、党委书记薛金增等领导亲切迎接了他们并送上了鲜花。
    2010年12月13日-17日期间,我院院长郑树森院士在雅加达主刀完成4例活体肝移植,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肝移植是一个系统工程,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对受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但印尼医护人员对肝移植受者的管理缺乏实际的临床经验,为此我院肝移植团队特地留下5名骨干医生和护士,继续向印尼医疗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一同为肝移植受者术后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纪录在不断刷新,生命奇迹在不断创造,这都是我院肝移植中心团队“严谨求实”作风的体现和兢兢业业、辛勤付出的结果。我院专家组每天奔波近2个小时的车程往返2家医院之间,中午通常只是简单地吃个盒饭,又马上带领印尼医疗专家进行查房,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受者进行科学的术后管理。此外,我院留守团队还积极利用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与我院多个科室的专家联系,解决了移植受者术后治疗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例如,印尼第一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受者术后2周,突发出现左下肢肿胀,伴有剧烈疼痛,行走不便,但超声检查并未发现静脉血栓形成。此时,印尼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生建议抗凝溶栓治疗。但我院专家组认为不能草率行事,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并请示国内上级医师和专科专家后,认为“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并不明确,溶栓风险过大,随即采取使用弹力绷带。2天后,患者双下肢症状明显好转。雅加达首例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一度夜间突发抽搐,血压升高,心率逐渐增快至150-160次/分钟,经过我院专家组仔细研究病程发展并排除各种药物副作用后,排除容量,心功能,感染等因素影响,并经我院心内科专家会诊后,调整用药,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不久便能出院。
    2010年1月3日下午,我院陈俭副主任医师一行在离开印尼回国之前,受邀访问了我国驻印尼大使馆,受到了大使馆相关领导的亲切接见和慰问。(张佳敏)
| 要闻 | 医教研 | 
| 热烈祝贺 | 普胸外科病区胸部肿瘤规范化治疗和管理跃上新台阶 | 
| 推进医疗对口支援 再续西部老区情缘 | 气管内异物 抑郁症作怪 | 
| 优化医院服务流程 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我院心胸外科普胸病区成功开展微创漏斗胸矫正术(NUSS手术) | 
|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 以评促建、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 以评促建、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优化医院服务流程 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 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专版 | 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专版 | 
| 浙医一院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 浙医一院肝移植技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 
| 印尼医学界多方考察后最终选择浙医一院签约合作 | 
| 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专版 | 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专版 | 
| 浙医一院肝移植团队在印尼刮起“中国风” | 授之以鱼并授之以渔——浙医一院肝移植团队悉心传授知识和技术 | 
| 浙医一院肝移植团队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为国争光 | 
| 医教研 | 副刊 | 
| 青年文明号在行动 |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 
| 《文汇报》整版巨幅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 服务社会 关爱老人 | 
| 我院赴印尼开展肝移植工作的留守团队载誉凯旋回国 | 参观谢晋故居 | 
| 我院与印尼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国际网络服务平台开通 | 田家园雪景 | 
|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一等秘书冯安命在雅加达亲切接见我院医护专家 | 快乐护士,走进央视 | 
| 群情振奋迎演练 戮力同心众口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