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浙医一院肝移植技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浙医一院肝胆胰外科拥有9层病区,肝移植病区床位130张,肝胆胰外科病区床位160张,实际共开放350张;医生91名,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专业科研人员15人,拥有独立的ICU、超声诊治中心以及内镜与放射介入中心。


浙医一院肝胆胰外科拥有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求是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

美国Busuttil教授在国际学术会议上高度评价杭州标准。
浙医一院院长郑树森院士领导的肝移植团队,坚持求是创新,注重以高科技带来高医疗质量,倡导科研转化和新技术应用来解决疑难病症,联合多学科努力奋斗,历经近二十年的艰苦攻关,在肝移植的关键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标志性的成果。郑树森院士作为我国器官移植与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领导着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提供全方位医疗诊治服务的肝胆胰外科中心和肝移植中心,迄今已完成肝移植近千例,其中活体肝移植150余例,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浙医一院的肝移植学科,自20世纪末以来一直引领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2001年在国内创新性地开展安全有效的非静脉转流技术;2002年开展无T管、前壁间断后壁连续的胆道吻合技术;2004年先行开展改良背驮式肝移植;2001年成功施行当时中国大陆年龄最小儿童活体肝移植和国内首例成人扩大右半肝成人活体肝移植;2004年为1例21岁身高仅1.26米的女性肝糖原累积症患者施行减体积肝脏移植;2007年为1例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施行母亲供肝的亲体肝脏移植,创国内年龄最小记录(106天)。肝移植手术成功率近100%,良性终末期肝病移植后1年生存率超过9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郑树森院士实施的肝肾联合移植,手术质量和手术例数均居全国首位,并保持受者存活最长的中国纪录。
2008年,郑树森院士创新性地提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杭州标准,有效拓展了肝癌肝移植指征,这是我国提出的首个被国际移植学界接受的肝癌肝移植的国际标准。该成果发表于国际移植学界顶级期刊《Transplantation》,一经提出即引起国际移植学界高度重视与赞誉。国际肝移植权威、全球最大肝移植中心——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肝移植中心主任Busuttil教授多次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系统介绍和推荐杭州标准,认为该标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与革新,为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作出重要贡献。据统计,杭州标准增加了37.5%的肝癌病人施行肝移植的机会,这些病人移植后获得长期存活,造福了广大肝癌患者,显著提升了我国肝移植的世界地位,引领了国际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学科发展。
crack
| 要闻 | 医教研 | 
| 热烈祝贺 | 普胸外科病区胸部肿瘤规范化治疗和管理跃上新台阶 | 
| 推进医疗对口支援 再续西部老区情缘 | 气管内异物 抑郁症作怪 | 
| 优化医院服务流程 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我院心胸外科普胸病区成功开展微创漏斗胸矫正术(NUSS手术) | 
|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 以评促建、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 以评促建、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优化医院服务流程 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 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专版 | 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专版 | 
| 浙医一院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 浙医一院肝移植技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 
| 印尼医学界多方考察后最终选择浙医一院签约合作 | 
| 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专版 | 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专版 | 
| 浙医一院肝移植团队在印尼刮起“中国风” | 授之以鱼并授之以渔——浙医一院肝移植团队悉心传授知识和技术 | 
| 浙医一院肝移植团队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为国争光 | 
| 医教研 | 副刊 | 
| 青年文明号在行动 |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 
| 《文汇报》整版巨幅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技术走向世界” | 服务社会 关爱老人 | 
| 我院赴印尼开展肝移植工作的留守团队载誉凯旋回国 | 参观谢晋故居 | 
| 我院与印尼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国际网络服务平台开通 | 田家园雪景 | 
|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一等秘书冯安命在雅加达亲切接见我院医护专家 | 快乐护士,走进央视 | 
| 群情振奋迎演练 戮力同心众口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