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中国肝癌肝移植治疗的现状
郑树森院士
肝癌是影响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每年全球新发病例数为500,000至1,000,000例。目前对肝癌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具体包括有外科手术切除,肝脏移植,经皮无水酒精注射,射频消融,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化疗,基因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多个中心研究发现,肝癌的根治切除比局部治疗预后更好。我们认为,目前只有肝癌切除和肝移植才能真正消除肿瘤并获得痊愈。
早期肝脏移植治疗肝癌的结果令人失望,表现为移植后肝癌高复发和移植后生存时间短。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接受移植的受者均是晚期肝癌和大肝癌,这些病人常常要面对移植后肿瘤复发。建立肝脏移植受者选择标准已经被证实能够改善肝脏移植治疗肝癌的预后,这点预示这某些特定选择的肝癌肝脏移植受者可以获得长期的生存。
1996年提出的米兰标准是指移植受者单个肿瘤直径≤5cm或多发肿瘤少于3个且最大直径≤3cm,该标准被UNOS采用作为肝脏移植受者选择标准。另有研究扩大了米兰标准的入选指标,移植受者单个肿瘤直径≤6.5cm或多发肿瘤少于3个且最大直径≤4.5cm,总的肿瘤直径不超过8cm,应用该标准也获得了良好的预后,被称之为UCSF标准。
我们中心的研究发现,门静脉癌栓(PVTT),肿瘤直径,AFP,和组织病理学分级均是肝癌肝移植的独立预后指标。根据危险因素预后分层,我们建立了杭州标准,对于无大血管侵犯的肝脏肿瘤,只要符合肿瘤累计直径≤8cm;或者肿瘤累计直径虽大于8cm,但同时术前AFP≤400ng/mL且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均适合行肝移植,符合米兰标准和符合杭州标准受者的生存曲线比较无差异。杭州标准是中国提出的第一个结合肿瘤病理分期和生物学特性的国际性肝移植标准,它安全有效地扩展了米兰标准,将更多适合肝移植的肝癌患者纳入移植的范围,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新生。
总体来说,肝移植治疗肝癌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肝癌肝移植目前仍是肝脏移植领域的热点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研究课题。
郑树森院士:
浙江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
| 要闻 | 医教研 |
| 创先争优 服务西部 | 肝癌侵入心脏 院士再创奇迹 |
| 浙医一院首次携手省内三甲医院 | 窝沟封闭 保护牙齿 |
| 卫生部领导来院调研信息化建设工作 | 不言放弃 |
| 我院举办2010年新同志上岗培训 | 卫生部领导来院调研信息化建设工作 |
| 我院开展新同志岗前医德医风教育 |
| 学术特刊 | 学术特刊 |
| 九月,我们连享学术大餐 | 胰腺切除并自体胰岛移植术 |
| 中国肝癌肝移植治疗的现状 | 肝叶切除后肝细胞癌患者的长期生存 |
| 肝脏原发及再发肿瘤的外科处理 | 钇90微球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 |
| 2010国际肝胆胰疾病高峰论坛暨《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第一届编委会胜利召开 | 近来肝癌研究领域重大观念转变 |
| 科教研 | 副刊 |
| 资源共享,医患双赢 | 我院九三支社组织开展“九桐合作”医卫继教培训暨大型义诊活动 |
| “2010年浙江省《造口及慢性复杂性伤口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成功举办 | 第14党支部迈出“创先争优”第一步 |
| 我院持续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 穿越万里的爱 |
| 登高博见的智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