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浙一院报
浙一院报
报纸类别:杭州市
 所属地:杭州市
发行地区:杭州市
官方网站:http://
联系电话:0571-87236655
广告电话:
2010年10月01日 星期五

朗读

肝癌侵入心脏 院士再创奇迹


——多学科合作挽救晚期肝癌

 

    2010年7月22日,一个普通的日子,浙医一院6号楼手术室里又象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然而,这个日子又并不普通,因为今天手术室要为一名特殊的患者实施一例不曾有人尝试过的特大手术。这位患者罹患晚期肝癌,辗转各大医院,医生束手无策,最终在浙医一院找到了一线生机。此刻他静卧在手术台上。麻醉前的一刻,他对医师们说:“谢谢你们!”然后,平静地合上双眼,麻醉剂缓缓推入……
    十几天前,他和家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慕名来到浙医一院,并辗转找到肝胆胰外科。当言明来意后,王伟林教授仔细查看了他的资料:肝硬化,右肝巨大肿瘤,下腔静脉癌栓,右心房癌栓,大量腹水,下肢水肿……“肿瘤太晚期了,下腔静脉和右心房都已经有癌栓形成了。”其实,这句话他家人已经听过无数次了。但他们仍不放弃:“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他。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做手术。他现在肚子胀得受不了了……”他家人的诚恳和坚决打动了肝胆胰外科医疗组的每个成员。
    听取了医疗组的汇报后,郑树森院士十分重视,由于疾病凶险,刻不容缓,郑院士立即于百忙之中抽身,亲自主持了包括胸外科、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各科专家在内的多科室大会诊。郑院士和各位专家仔细查看了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了认真严谨的讨论,并就手术的可行性、难点、要点及术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从何种方案应对,一一进行了详尽的推演。最终大家达成共识,决定由肝胆胰外科及心胸外科联合实施手术,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在旁保驾护航。手术中需先切除右半肝,然后进行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切开下腔静脉及心房取出癌栓。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与智慧,充满风险与挑战的计划!但是我们从郑院士的坚定目光中看到了信心!是的,这些年来,在郑院士领导下,浙医一院各个科室奋发图强,大步前进。心胸外科学术水平已处于全国一流,其中倪一鸣主任是全国“金刀奖”获得者。肝胆胰外科的学术水平早已处于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地位,尤其是肝脏移植,在国际上已是广负盛名。有了多年在肝脏移植手术积累的经验,有了多学科的鼎立配合,对于这个高难手术,郑院士成竹在胸。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7月22日8:30,由郑树森院士主刀手术,采用自颈部至腹部平脐水平大切口进胸进腹。和术前预料的那样,术中困难重重:首先,由于肝上下腔静脉癌栓阻塞了肝静脉的血液回流,肝脏肿胀十分严重,肝脏与膈顶没有空隙,导致在平时并不算困难的肝脏游离显得异常艰难;其次,下腔静脉因为和肿瘤关系密切且充满癌栓,分离时力度火候都要拿捏极准,否则易造成大出血或癌栓脱落;此外,门静脉高压、肝门部血管变异等等都为手术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然而,郑院士凭借着丰富的手术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均一一克服,将右侧半肝连同肿瘤一起完整切除。期间止血十分细致,出血量不大,由于心脏停搏需肝素化,手术医师需尽量节约患者的每一滴血。
    手术进行到关键步骤,随着心脏停搏液的注入,患者的心脏渐渐停止跳动,进入体外循环。整个手术室静无声息,大家都全神贯注。很快,郑院士和倪主任分别切开下腔静脉和心房,从两端分离癌栓。为了避免意外,手术中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十分细致轻柔。最后,一个长达8cm的癌栓被完整地从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取出。在确认心房及腔静脉内无癌栓残留后,郑院士和倪主任迅速将心房和下腔静脉缝合,恢复心跳。看着监护仪上的心电节律再一次规律地出现,郑院士长舒一口气,手术基本成功了。虽只短短22分钟时间,但手术台上的人都仿佛经历了一次艰苦漫长的旅程。
    接下来有着丰富经验的超声科蒋天安副主任检查了重要血管的血流,一切正常。郑院士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高兴地对大家说:“你们看,这就是我时常说的团队合作。这个手术不仅体现了我们浙医一院的医疗水平,更是团队精神的胜利。”
    如今已是手术后三个月,患者的恢复一切顺利。对于患者来说,在经历了生与死的磨砺之后,还有什么能比平静地看着每一轮朝阳升起更为幸福呢!而作为一个外科医生,一生之中有幸参加过这么一次手术,也是幸福的,终身受益的。因为它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杰出外科医生所必需的“鹰的眼睛,狮子的心和巧妇的手”。更可贵的是它让我们懂得:当我们团结一致,心怀慈悲之时,连死亡之神亦会敬退三分。(叶松)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