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01日 星期五
朗读

“2010年浙江省《造口及慢性复杂性伤口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成功举办


2010年9月16日-18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浙江省结直肠疾病诊治中心主办的2010年浙江省《造口及慢性复杂性伤口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在杭州采荷大酒店成功举办。
会议由浙江省医学会肛肠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结直肠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林建江主任致开幕词,对参加本次学习班的各位专家、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全省造口及慢性复杂性伤口的护理及治疗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
本次学习班邀请了香港、广州等地的全国知名伤口护理专家、造口治疗师以及省内知名的造口、伤口处理专家,讲授关于肠造口治疗、慢性伤口处理的新进展;同时还邀请中华护理杂志总编辑、中华护理学会副秘书长刘苏君及浙江省护理中心专家讲授科研论文写作、课题设计等内容。浙医一院护理部冯志仙主任首先介绍了我院护理管理体系,使得学员们对我院的护理管理体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中国造口治疗师培养的创始人——香港玛丽医院造口专科护士李伟娟副教授作了“伤口清创术及下肢静脉溃疡护理”的专题讲座,在她的讲解下,让学员们对如何进行高效的伤口清创及下肢静脉溃疡的护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临床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广东省护理学会造口专业委员会技术组长,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郑春美护士长作了“化疗药物外渗伤口的处理”的专题讲座,她深入浅出的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学员们对于化疗药物外渗伤口的了解,使得学员们深受启发;香港仁济医院的国际造口治疗师彭泽厚老师作了“对伤口护理的我思、我见:慢性伤口处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专题讲座,他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情况,和学员们一起分享了他对于伤口处理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一起探讨了伤口处理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学员们对伤口护理有了全新的认识;来自北京的刘苏君老师作了“如何在中华护理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专题报告,她通过一个个稿件案例,生动清晰的向学员们讲解了科研论文中从立题设计、文章撰写到论文投稿等各个方面的注意事项,获得学员们的阵阵掌声;此外,浙医一院的林建江主任、徐加鹤主任、徐三中副主任、黄丽华主任护师、钟紫凤主任护师、吴金艳造口治疗师、童晓飞护士长、魏巍护士长、赵惠英老师,浙医二院韩春茂教授等专家也都作了非常精彩的专题报告,获得学员们的一致好评。来自香港的造口治疗师团队与我院造口、伤口护理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开设了造口、伤口护理工作坊,各位专家面对面、手把手的进行现场演示,学员们也积极参与,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良好互动,极大的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场面有序而又热烈,使得学员们受益匪浅。学习班结束后,我院郑树森院士还会见了来自香港玛丽医院的李伟娟副教授一行,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
本次学习班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浙医一院各级领导、浙江省护理中心、浙医一院护理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离不开省内外护理同道们的大力支持,参会代表近百名,学员来自省内及海南、上海、山东等地。
通过本次学习班学习,各位专家与学员们一起分享了先进的造口及伤口诊治技术,探讨临床各种疑难复杂伤口的治疗,使得学员们能在理念上有所更新,在护理上有所提高,在专业上有所收获;通过学习班这个平台,使得省内外同道们能充分交流,共同提高;也能加强合作,互惠共赢,努力提高我省造口与慢性伤口的治疗与护理质量;同时,也扩大了我院造口、伤口专科护理工作在省内外的影响。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我们衷心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本次大会的各级领导、专家和同道们;我们深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省造口及慢性伤口护理事业必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文/图 盛勤松)
crack
| 要闻 | 医教研 |
| 创先争优 服务西部 | 肝癌侵入心脏 院士再创奇迹 |
| 浙医一院首次携手省内三甲医院 | 窝沟封闭 保护牙齿 |
| 卫生部领导来院调研信息化建设工作 | 不言放弃 |
| 我院举办2010年新同志上岗培训 | 卫生部领导来院调研信息化建设工作 |
| 我院开展新同志岗前医德医风教育 |
| 学术特刊 | 学术特刊 |
| 九月,我们连享学术大餐 | 胰腺切除并自体胰岛移植术 |
| 中国肝癌肝移植治疗的现状 | 肝叶切除后肝细胞癌患者的长期生存 |
| 肝脏原发及再发肿瘤的外科处理 | 钇90微球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 |
| 2010国际肝胆胰疾病高峰论坛暨《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第一届编委会胜利召开 | 近来肝癌研究领域重大观念转变 |
| 科教研 | 副刊 |
| 资源共享,医患双赢 | 我院九三支社组织开展“九桐合作”医卫继教培训暨大型义诊活动 |
| “2010年浙江省《造口及慢性复杂性伤口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成功举办 | 第14党支部迈出“创先争优”第一步 |
| 我院持续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 穿越万里的爱 |
| 登高博见的智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