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超声可视技术让麻醉实现精确化

本报讯 身体不适做个B超检查,许多人都很熟悉。当生病需要手术,做手术就会面临麻醉的问题。对于麻醉这道专业的医疗程序,许多市民对它并不了解。而B超与麻醉联系在一起,似乎又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近日,我院麻醉科就将麻醉与B超联系在一起了,开展B超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率先在我县实现神经阻滞麻醉可视化,让麻醉更简便、病人更舒适。
50岁的老柯不幸遭遇车祸,导致手腕部严重骨折急需手术,老柯紧张地躺在手术台上。由于人偏胖,颈部都是赘肉,医生给他麻醉时很难找到臂丛神经。麻醉医生便在超声引导下,精准进针,直接穿刺到需要进行麻醉的目标神经周围,实施了精确的神经阻滞。几分钟后,老柯表情舒缓了,顺利完成了手术。
麻醉科主任王充介绍,超声技术犹如麻醉医生的一双“眼睛”,它使得神经阻滞、动静脉穿刺等在皮肤或其他组织深部的穿刺技术转变成可视、直观的超声图像操作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麻醉成功率,缩短了穿刺置管时间,减少了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在传统的麻醉技术中,神经阻滞需要借助于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针刺感觉异常及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技术来寻找神经。通过超声引导下麻醉,可以实时地观察目标神经的局部结构、穿刺的行进路线、局麻药的扩散,实现了神经阻滞的直观化。
王主任还说,让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一直是麻醉科医生不懈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我院临床麻醉技术一直朝着精确化、舒适化、可视化、规范化方面发展。引进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解决困难气管插管问题;今年添置了彩色超声定位仪,解决神经穿刺难题;一系列临床麻醉技术实现可视化后,使患者在手术中的生命安全以及麻醉效果得到了保障。 (麻醉科 敖程斌)
| 要文 | 专题 |
| 自助挂号缴费机开通现金支付功能 | 重温入党誓词 激发奉献热情 |
| 职场妈妈“喂”爱坚持 | 文化拥军八一向披山部队捐赠图书 |
| 让孩子们看看“线上镜下”的神奇世界 | 八一慰问部队再现鱼水情深 |
| 将人文关怀融入医疗服务 | 迎“七一”爱心义诊进龟山村 |
| 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员 | |
| 送医送药到洋屿关爱老人暖人心 | |
| 医务人员与消防员“串门” 共叙军民鱼水情谊 |
| 医疗信息 | 专题 |
| 超声可视技术让麻醉实现精确化 | 推进门诊流程改造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 水壶嘴“咬住”女童手指 | 玉环县人民医院门诊流程改造问卷调查表 |
| 男子心梗命在旦夕 紧急溶栓成功救命 | 为什么要实行身份证“实名就诊” |
| 老人贫血大便隐血 胃镜检查现钩虫 | |
| 用敌敌畏除头虱女孩中毒 | |
| 普通人做到这些就能救人一命 | |
| 老人工地干活突发腹痛抽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