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努力开拓进取 再创新的辉煌
——热烈祝贺我院血液科成立60周年暨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成立50周年

中国卫生部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题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题词

浙江科技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题词

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长耿题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题词

    中国科协副主席、上海市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题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题词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不经意间,六十载春秋岁月悄悄划过,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走过辉煌的发展阶段,我们含笑迎来了我院血液科成立60周年暨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成立50周年华诞,缅怀过去,展望未来。
    我院血液科由著名血液病专家郁知非教授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从美国西奈山大学学成归来的郁知非教授担任我院内科主任,着手血液病研究,为我国的血液病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我院血液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连续发展的过程。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成立专科病房为创始期。这一阶段,老一辈的血液病学专家们在创始人郁知非教授的领导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禀承严谨求实的理念,从无到有,开拓创新,建立了融血液病专科病房、骨髓室、血液病研究所于一体的完整的血液病学科体系,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骨髓移植中心独立运转为止,是学科全面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在前期学科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包括了恶性血液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免疫性血液病的治疗、出血性疾病的研究,以及9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部分项目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我院血液科的国内影响力与日俱增,延续辉煌,在血液病学尤其是恶性血液病的研究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课题数量和科研经费逐年增长,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快速增长。研究成果频繁出现于高影响因子的国际期刊上,1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个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
    血液科的发展得益于浙江省卫生厅、科技厅、学校(医学院)、医院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也离不开国内外同行的支持与帮助。学科已逐渐与国内外多所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兄弟科室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选派或接受优秀中青年研究人员相互交流、加强合作,不断加深彼此间的关系。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德国基尔大学、吕贝克医科大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国内方面和上海市血液病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和苏州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
    60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鼎力支持下,经过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血液病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目前我院血液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血液病专科基地,在省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如今我院血液科正处于快速的发展之中,昔日的辉煌还在不断的延续。值此血液科成立60周年暨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成立50周年之际,让我们记住过去的辉煌,抓住发展的契机,共同迎接明日的霞光。
crack
| 专刊 | 专刊 | 
| 努力开拓进取 再创新的辉煌 | 组织结构图 | 
| 学科发展历史 | |
| 学科创始人 | |
| 学科医疗、科研成果 | |
| 学科简介 | 
| 专刊 | 专刊 | 
|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诊治方面 | 服务社会 | 
| ※血液肿瘤新疗法及其机制研究 | 热烈祝贺我院血液科成立60周年暨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成立50周年 | 
| ※白血病免疫治疗 | 我院血液科成功举办血液学高峰论坛 | 
| ※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 | |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 |
| ※端粒酶和肿瘤耐药关系研究 | |
| 2000年以来省级以上科研成果题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