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李兰娟院士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章 军/摄
    2010年12月14日,中国科协会员日暨“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李兰娟院士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也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者,同时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出席大会,并分别为获奖者颁发了奖章、证书,并与获奖者代表合影。颁奖大会由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主持。
    今年是中国科协对原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修改和完善后,第一次举办的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表彰那些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技研究与开发、普及与推广、科技人才培养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并在第一线工作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精神,并模范遵守科学道德,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李兰娟院士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是我国传染病学领域杰出的领军人。她作为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生物人工肝用细胞源与混合型人工肝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她毫无保留地积极推广ALSS技术至全国,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我国人工肝研究的国际地位;并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李兰娟院士作为首席专家,建成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省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她是“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战略科学家和“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责任专家组组长,还担任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综合防治示范区和现场研究”责任专家组组长和国家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临床诊治组组长、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组织和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李兰娟院士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16部,授权专利8项。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11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科协主席、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为我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据悉,此次评选共产生977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其中包括1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4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对被授予者只授一次,为终身荣誉。(院 办)
| 专刊 | 专刊 | 
| 努力开拓进取 再创新的辉煌 | 组织结构图 | 
| 学科发展历史 | |
| 学科创始人 | |
| 学科医疗、科研成果 | |
| 学科简介 | 
| 专刊 | 专刊 | 
|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诊治方面 | 服务社会 | 
| ※血液肿瘤新疗法及其机制研究 | 热烈祝贺我院血液科成立60周年暨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成立50周年 | 
| ※白血病免疫治疗 | 我院血液科成功举办血液学高峰论坛 | 
| ※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 | |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 |
| ※端粒酶和肿瘤耐药关系研究 | |
| 2000年以来省级以上科研成果题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