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01日 星期二
朗读

三次手术谈话
董燕萍
一位活体肾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并发移植肾破裂,医生跟家属谈话说明需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术中视移植肾的情况决定保肾还是切肾,但家属表示宁可切除肾脏以保全生命并在知情书和手术单上签了字。
无影灯下,移植肾清晰地暴露在医生的视野:肾脏表面出现一道破裂口,鲜血正慢慢渗出;肾脏肿胀苍白,无尿。情况的确非常严重,此时如切除移植肾无疑是最保险的做法。但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医生判断这个肾脏还有希望保住,当然有很大风险——如果继续发生强烈排异,后果不堪设想。是切肾保命还是冒险保肾?重大的抉择摆在面前,如果你是主刀医生,会作出怎样的决定?
医生们深知,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已经破损出血功能衰竭的器官,而是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无私的爱啊!原来,这位来自杭州萧山的病人得了晚期尿毒症挣扎在死亡边缘,是年逾五十的母亲毅然割肾救子。一旦把这个宝贵的肾脏切除,母亲又将承受怎样的打击啊,病人一旦失去这个母亲给他的肾脏,又将陷入无边的病痛中焦虑地等待再次移植的机会。只要有希望能够保住肾脏,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主刀医生果敢决定保肾,下了手术台跟病人家属谈话,留下医疗组成员继续观察。
等候在手术室外的是病人的父亲和姐姐,怕母亲伤心都没敢告诉她儿子的病情。此时此刻,他们的心也是千转百回矛盾重重,一想到排异大出血可能人财两空的结局,他们无法承受失去亲人的痛。因此尽管医生耐心解释说服,但是家属坚决不同意保守治疗强烈要求切肾保命。这样的情形摆在面前,如果你是医生又将如何抉择?
此时此刻,严峻的现实摆在医生面前:一边是病人的希望一边是自身的风险,立刻切除移植肾当然能规避风险并且家属也理解,但如果经过努力移植肾能够保住的话不仅能给病人带来生机带来生活质量,而且能替病人节省再次移植的医疗费。当时手术台上医疗小组成员的思想斗争也是非常激烈,潜在的医疗纠纷,巨额的医疗赔偿,当今社会医闹的盛行,还有医院的声誉、医生的名望……这一切使为医者心有余悸不寒而栗,大家的意见不禁向维持原来的切肾方案倾斜;但是天平的另一端放的是病人的利益啊,想到切肾以后病人又将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的痛苦,想到当前供体的严重短缺长久等待移植的渺茫,还有久病带来的家庭贫困,想到伟大无私的母爱……换位从病人的角度思考,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还是占了上风,医生的良知和使命感使得他们最后作出决定——病人的生命和利益是最重要的。经讨论医疗小组给手术台上的病人注射了20毫克速尿,几分钟后,看见有少量尿液从导尿管里滴答流出,大家不约而同交换着欣喜的目光从而信心大增,这说明移植肾虽然出现严重排异但肾功能还没有完全丧失,大家决定顶着巨大的压力保住这只肾脏。
时间宝贵,主刀医生马上下手术台找家属谈话,这已是这次手术的关于移植肾去留的第三次谈话了。家属被医生认真负责的精神感动了,他们从医生的眼里看到了自信和希望,同意保守治疗。医疗小组迅速而细致地给移植肾止血修补裂口,关腹后病人送监护室密切观察治疗。两周后病人康复出院,两月后复查一切指标正常,两年后的今天病人生活得很好。
这是发生在浙医一院肾脏病中心的真实事件。主刀医生陈江华教授,医疗组成员吴建永主任医师、黄洪峰副主任医师。
生命所托,健康所系;救死扶伤,精诚大医。“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者”,我们浙医一院的医护人员以精湛的医术的高尚的医德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crack
| 专 版 | 副刊 |
| 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风雨五十载今朝再聚首 难忘母校恩共叙同窗情 |
| COPD之氧疗 | 城站院区干部病房健康宣教结硕果 |
| COPD之康复治疗 | 我院邀请市消防支队领导开展消防知识培训 |
| 吸烟与COPD | 外联办赴省内协作医院、网络服务单位调研 |
| “COPD患者大讲堂”活动获圆满成功 | “2010激情五月唛霸英雄汇”闪亮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