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01日  星期三
            
            
            
            
            
            
            
            朗读

田家园筒子楼记
今日之田家园,放眼望去,时尚靓丽的高楼引人注目。如果你漫步其间,就会惊喜地发现,在栉次鳞比的楼群中,居然有三处老建筑隐身其间,和谐共处:一是清末民初的绸业会馆;二是晚清时期的小八千卷楼(现为浙医一院院史陈列馆);还有一处就是这幢筒子楼(本名学生宿舍楼)。它们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不输风采。
1947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成立。1947年11月,浙医一院前身国立浙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在田家园诞生,简称浙大医院。1952年2月,浙大医学院从母体分离,与省立医学院合并为浙江医学院,浙大医院改称为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60年,浙江医学院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四校归一,浙江医科大学复又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也相应更名。
田家园不仅是浙医一院滥觞发祥之根基,也曾是浙江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实习及科研、培训的重要基地。在半个世纪的历史演绎中,医院励精图治,成效卓著,硕果累累,为我省的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彪炳史册。四校归一后,浙医一院总体规划的实施向南延伸,原属浙江医科大学的若干建筑除这幢筒子楼外,先后被拆除。虽然,这幢筒子楼并非田家园的主体建筑,但它却是浙江医科大学在田家园唯一尚存的老建筑,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标志和证物。
这幢筒子楼,是典型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学生宿舍建筑格局。建于1953年,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2252平米,共有房间54间。80年代曾将坡屋顶改成平顶。1993年对其进行了抗震加固处理。自此楼建成使用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共接纳25届约5074名学生住宿,为他们临床实习提供了诸多便利。1998年,在楼之南北两侧各拼建2米,用作厨房与卫生间,新增建筑面积730平米,以适应楼之功能变化的需求。
所谓“筒子楼”,系俗称,泛指此类不成套的宿舍楼,设施简陋,功能不全,楼层中间一条共用走廊,房间大都在十几二十平米上下,格式大致相同,无独立厨房、卫生间,只有共用的盥洗间、浴室与厕所,走廊便是厨房,生活起居,诸多不便。今天看来是蜗居,可当年却是一间难求,居也不易。曾记否?上世纪十七年代,我院有数十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入住此楼,数人同居一室,那小小的书桌和高低床等简朴的物品,是他们安身立命的重要“家当”。他们身居此楼,怀揣美好的梦想,挑灯夜读,刻苦钻研,乐观向上,无一日虚度,从简陋的居室中开始迈向神圣的医学殿堂,书写有价值的人生。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不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嗟夫!古有陋室铭,今有蜗居吟;本无龙与仙,全然主人心。日后,这数十位年轻人成了我院的中坚力量,事业有成,各领风骚,其中最杰出者当为郑树森院士及李兰娟院士。他们为我院、我省乃至全国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在筒子楼写下了新的篇章,他们为田家园增添了一份历史的精彩,他们的许多人生故事,还有那当年喜获爱情甜果的幸福,那是田家园和筒子楼回味隽永的记忆。
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流转中,筒子楼的功能角色也不断转化变换,或为家属宿舍,或为进修生寄宿,或为集体宿舍,或为行政管理之用……在转化中寸步不移,尽其所能,默默无声地奉献着,守望着,见证了浙江医科大学的发展与转折;见证了临床教学从“原生态”到现代化的多样性变革;见证了医学文化传承的真谛;更见证了田家园一草一木的春华秋实,一砖一瓦的新旧更替。其难忘的情缘记忆,无法“克隆”;深烙的岁月足迹,无法重来;“唯一”的身份特质,无可取代。简朴是它的本性,简约是它的风格,简明是它的特色,简洁是它的追求。一幢简单而普通的建筑,内蕴历史沧桑人文情缘,如今前缘未断,新篇再续,此乃筒子楼历史人文与涵煦未来的自然交替。有鉴于此,浙医一院决定将其列入文化创意规划,对其进行修缮保护,并计划辟为陈列展示的主要场馆,赋予其全新的功能。善!
今观斯楼,因物兴感;根之所系,人文乃重。前之不传,后将焉考?作文铭之,彰示来者。
(胡云琪记)
作者附言:
田家园筒子楼已有57年的历史,具有特定的历史人文价值和纪念意义。参照《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可视为历史建筑。我院已决定予以保护,并将其列入“医院文化建设长廊”规划。我有幸参与,撰写了《田家园筒子楼记》(初稿),今借院报一角,予以发表,意在抛砖引玉,非常希望能获得更多有关筒子楼的情况,以利修改,丰富内容。期待着。
借此向裴德平、汪审清、许顺良、王碧浪、李玲等热心者的支持和帮助,深表谢意! crack
| 要闻 | 医教研 | 
| 创先争优 服务西部 红色医疗 支援赤水 | 我10岁了! | 
| 浙江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 | 浙一医生圆了风心女孩做妈妈的梦 | 
| 器官捐献 生命永续 | 凶猛藏獒无情伤主 浙一医生齐心急救 | 
| 我院与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缔结协作医院 | 微创无极限 | 
| 热烈祝贺 | 热烈祝贺《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 卫生部医政司护理管理处领导莅临我院调研指导 | 重庆市、深圳市卫生局组团来浙医一院考察信息化建设工作 | 
| 转化医学专版 | 转化医学专版 | 
| 我院隆重举行转化医学中心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暨学术研讨会 | 名 单 | 
| 贺 信 | 我院隆重举行转化医学中心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暨学术研讨会 | 
| 从实验室到病床 促高端医学转化 | 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部转化医学研讨会成功举行 | 
| 医教研 | 副刊 | 
| 我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感染科医师大会 | 田家园筒子楼记 | 
| 郑树森院士担任2010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共同主席并作专题报告 | 初来咋到 试渡赤水 | 
| 第二十二届浙江省肿瘤防治学术年会隆重举行 | 秋 意 | 
| 2010浙医一院消化学术高级论坛暨消化内镜诊疗新技术演示会成功举行 | 从台湾解剖课看人文教育 |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
| 浙医一院药剂科党支部开展“药学服务进社区”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