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部转化医学研讨会成功举行



    11月7日上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部转化医学研讨会在大华饭店隆重举行。围绕转化医学、移植和再生以及新药创制领域的现状和前沿问题,中国工程院医药学部主任杨胜利院士、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南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部主任李兰娟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院士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晓民教授等专家分别在学术研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
    转化医学是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和医学发展的新潮流。这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最终使患者受益。转化医学实现了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医学的紧密联系,缩短了从实验室到病床的过程,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从而更快速地推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会上,郑树森院士作了题为《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极具转化医学研究价值的领域》的报告,报告从转化医学的必要性、研究方法、发展状况出发,指出移植再生医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有利于解决器官短缺问题。随后进一步介绍了浙医一院转化医学中心以及在生物人工肝、肝移植、异种移植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这些移植创新研究成果明显提高了受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郑树森院士领导的肝胰移植及多器官联合移植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承担多个代表这一领域最高研究水平的国家级研究项目,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建立了适合中国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的、首个被国际移植学界接受的“杭州标准”,引领了国际肝癌肝移植标准的变革。
    李兰娟院士作了题为《数字卫生与转化医学》的报告,从数字卫生与转化医学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数字卫生的重要性,说明数字卫生能够为转化医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浙医一院首创了基于关键节点的电子版临床路径,临床路径是一种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模式,有利于实现对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的科学、规范记录,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李院士指出,整合共享、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费用、和谐医患、保障健康是数字卫生的研究总体目标,最终是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宗旨。
    此外,杨胜利院士、陈志南院士以及王晓民教授分别作了《转化医学的现状与未来》、《转化医学与转化科学》和《二十一世纪临床医学的相遇与挑战——转化医学研究》的精彩报告。会上各位专家还围绕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部转化医学战略报告展开了热烈探讨。
    此次研讨会旨在使各位专家达成共识,制定我国转化医学的宏伟蓝图,建立一个与国家重大专项同等重要的国家转化医学专项领域,引领我国转化医学的研究方向,为国家科教战略布局提供智力保障从而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生产力发展。
| 要闻 | 医教研 | 
| 创先争优 服务西部 红色医疗 支援赤水 | 我10岁了! | 
| 浙江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 | 浙一医生圆了风心女孩做妈妈的梦 | 
| 器官捐献 生命永续 | 凶猛藏獒无情伤主 浙一医生齐心急救 | 
| 我院与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缔结协作医院 | 微创无极限 | 
| 热烈祝贺 | 热烈祝贺《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 卫生部医政司护理管理处领导莅临我院调研指导 | 重庆市、深圳市卫生局组团来浙医一院考察信息化建设工作 | 
| 转化医学专版 | 转化医学专版 | 
| 我院隆重举行转化医学中心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暨学术研讨会 | 名 单 | 
| 贺 信 | 我院隆重举行转化医学中心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暨学术研讨会 | 
| 从实验室到病床 促高端医学转化 | 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部转化医学研讨会成功举行 | 
| 医教研 | 副刊 | 
| 我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感染科医师大会 | 田家园筒子楼记 | 
| 郑树森院士担任2010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共同主席并作专题报告 | 初来咋到 试渡赤水 | 
| 第二十二届浙江省肿瘤防治学术年会隆重举行 | 秋 意 | 
| 2010浙医一院消化学术高级论坛暨消化内镜诊疗新技术演示会成功举行 | 从台湾解剖课看人文教育 |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
| 浙医一院药剂科党支部开展“药学服务进社区”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