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春季安全行车知多少
春季来临,天气逐渐变暖,古诗云“春眠不觉晓”,春季极容易产生疲劳感,导致很多司机开车时精神不集中,甚至打瞌睡。同时,春季天气多变,给安全行车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因此春季驾驶员安全行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如何预防“春困”?
五大“刺激”来帮忙
(一)嗅觉刺激:要注意车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可利用香、凉的气味如花露水、清凉油等来刺激嗅觉、皮肤,促使神经减轻一时的“困”惑。
(二)味觉刺激:做好饮食调节。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不要多食寒冷、油腻、粘滞的东西,更不可过多饮酒。适量增加甜食,最好每天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三)视觉刺激:保持生活、工作环境明亮清洁。
(四)运动刺激: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清晨信步漫行,做操跑步、适度的运动对于振奋精神十分有益。
(五)听觉刺激:在疲劳时听听悦耳的音乐往往可使人神经兴奋,精神振作。
公交车驾驶员上班时要放下一切思想包袱,保持“平常心态”,保持良好的体力、集中精力驾驶车辆。调整好作息时间,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长时间行车时要适度休息,停车进站后,放松精神,缓解疲劳,保证在行车过程中清醒,杜绝疲劳驾驶。
二、雨天、雾天视线不清怎么办?
平稳加速、平稳刹车、平稳停车、平稳转弯
行车安全是驾驶员的首要准则,平稳驾驶是市区公交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集团公司自2月19日开始对文明示范线路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进行了修订,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四十四条 “公交车最高时速为六十公里”的规定,对公司所有公交车实行60公里/小时限速。就公司三月份与二月份的公交车事故数量对比,已下降70%。倡导减速慢行,轻踩油门,提前刹车,保持车距。
三、恶劣天气,正确交替使用车灯
在市区行车中,遇上雨、雾、冰雹天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驾驶员视线受阻,行车中更应降低车速,控制车距,避免急刹、急转方向盘,必要时打开防雾灯。夜间下雨时,为防止打开前大灯而形成炫目的光幕,应及时改用近光灯,同时降低车速,必要时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遵循右侧通行、各行其道的原则,驶入公交车优先专道。前方车辆或其它静止障碍物造成视线盲区时,驾驶员要提前减速,交替使用近远光灯小心通过,提防从视线盲区突然冲出车辆、行人,造成意外的交通事故。
针对严重的雾霾天气,必须及时开启雾灯,雾灯的灯光穿透性比车辆尾灯效果更好,开启雾灯之后,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之外,明确辨识前方车辆,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制动措施。
此外,在雾霾状况下,开启远光灯是行车大忌。原因在于,雾有反射作用,远光灯的灯光通过雾反射进入车内,会使得驾驶员视线变得模糊,极易造成交通事故。雾天行车,灯光的使用尤其重要,正确使用灯光不仅能保证本车乘客的安全,还能起到提醒其他车辆与行人的作用,是安全行车必不可少的条件。
公交驾驶员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树立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成本意识、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谨慎规范操作习惯,致力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环保、舒适”的公交服务。
(梅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