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1日 星期六
朗读

加强急救管理 提高应急能力
目前,我院原有的急救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为此,质量管理科于今年3月份对医院的急救组织、科室急救药品和设备的配置及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评估,广泛征求急诊科、内科ICU、外科ICU、麻醉科、医技科室及有关临床科室员工、科主任与护士长意见,召集相关专家就成立抢救小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反复论证,专家一致认为医院急救小组的成立有利于对发生在院内的急救事件做出迅速反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医技科室认为成立医院急救小组,等于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以前,如果患者在做检查时出现紧急情况甚至呼吸、心跳骤停时,在没有明确规定应由哪个部门来抢救的情况,常常呼叫急诊室。如果急诊医师正在抢救患者,只能再打ICU,或呼叫麻醉科,而且,由于没有专用的急救电话号码,往往要花时间查询。这样一来,常常是手忙脚乱、影响抢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急救管理制度》从组织、流程、人员、设备、培训等方面对医院急救管理作了进一步规范。医院成立“急救委员会”负责全院急救标准的建立,如急救器械和药品配置、急救程序等;规范急救流程;成立急救小组,分区域负责医院急救工作:抢救1组(由急诊科医生、护士、麻醉医师组成)负责1、2、9号楼,日间病房的急救任务;抢救2组(由SICU医生、护士、麻醉医师组成)负责6号楼的急救任务;抢救3组(由ICU医生、护士、麻醉医师组成)负责3、5、7、10号楼的急救任务;对急救设备实施标准化配置;加强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确保有急救资质的人员参与急救,使急救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提高医院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crack
| 专 版 | 副刊 |
| 手术核查 今天你做了吗? | 匪夷所思的因果关系 |
| 加强急救管理 提高应急能力 | 沟通无极限 |
| 我院举行“患者安全”制度讨论会 | 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学习考察班来我院参观学习 |
| 全面实施质量管理 确保医院稳健发展 | 我院开展“无烟科室”“戒烟标兵”评选活动 |
| 医院质量管理科介绍 | 2009年浙医一院获奖成果一览表 |
| 抓质量 重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