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01日 星期四
朗读

自知是一种智慧
雪 芬
世界上的动物不计其数,其智商有着天壤之别。按科学的划分,智商比较高的当属灵长类动物。在灵长类中,猩猩是被公认为最接近人类、智商最高的动物。虽然在某些方面,黑猩猩比人还要聪明。科学家曾经组织过一场人猿记忆大赛,比赛结果显示,黑猩猩的图像记忆力高于人类。但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其大脑最为发达,智慧也最高,其智商和智慧决非他类可以比拟。在我们的先人老子看来,人的智慧是生来就有的,也是必须要有的。因为智慧是生存的根本,更是发展的需要。智慧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另一部分则是对人自己的认识。现如今,上天入地,宏观微观,除了外星人、UFO、麦田圈什么的话题还没有准确的答案外,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涉足已经到了空前的程度,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至了。然而,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又有多少呢?
知人容易知己难。就像眼睛可看万物但看不见自己的睫毛一样。看到自己,认识自己,就要有更大的智慧,需要有以他人为鉴的能力。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就用事例得出结论:“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则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
自知是一种智慧,一种大智慧。那么是不是知识越多智慧越高呢?当然不是。智慧属于个人,只能启迪;知识属于社会,用以传授。知识和智慧是不同的。但文人们是很看重这种智慧的。就如同张中行先生在《临渊而不羡鱼》一文中说,他“还有个未尝不可以自我吹嘘的非物质本领,是自知自明”。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蛤蟆,相比于它的同类,它不仅丑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它放在镜子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真面目,不禁吓出一身油。而这种油正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日本著名的世界级导演黑泽明在晚年回首往事时把自己比喻成这只站在镜子前的蛤蟆,自省时吓出一身油。这当然是他谦逊的表达,但更是他智慧的流露。
我们所说的自知,简而言之是了解我们自身个体,其实广义地可以理解为了解我们这个团队(科室)、我们的医院、我们这个城市、我们的国家。自知是超越自己的前提,自知是战无不胜的法宝。梁漱溟说:“深深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能避免和超出不智与下等。”此谓自知的重要性了。有了了解自己的前提,凡事就可以更为明智和正确,可以避免愚蠢和错误。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其意思是: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战胜他人表明自己有力量,而战胜自己则表明自己很强大。可见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是智慧中的智慧,强者中的强者。
让我们经常地站在有形或无形的“镜子”面前,当可以自知自修自检自省,从而做到自惭自勉自律自重。
衢州孔庙里有一副对联,不妨敬录于此,与大家共勉之。上下联分别是:学之习之温之乐之好之读书百年,仁与义与礼与知与信与修己一生;横批:问己。
| 医教研 | 副刊 |
| 孜孜不倦忙育人,杏林诲人三十年 | 爱是永恒 |
| 以德立教 师风垂范 | 自知是一种智慧 |
| 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区项目任务合同书修订会议在杭召开 | “你们做得比优更好”——浙大附属一院消化科优质护理纪实 |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