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01日  星期六
            
            
            
            
            
            
            
            朗读

我院引进国际先进、省内首台极速iCT
本报讯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前引进浙江省第一台、国际先进的极速iCT。该设备在全国装机尚不多,这台CT设备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都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参数,是心脑血管成像检测的最新武器,能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病变,及早预防猝死、卒中。它的临床应用,使CT诊断在心脏检查、动态成像和高分辨扫描等方面得到突破性进展,在扫描速度、影像质量和射线剂量控制等方面有了新的飞跃,为影像学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
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端CT,256层极速iCT具有如下优点:成像时间更短、图像质量更高、检查结果更准、X线剂量更低。由于该设备具有连续螺旋扫描的超宽探测器、0.27秒/圈的极速旋转、95次/分以内的心率前门控扫描技术及170次/分的心率后门控扫描技术,2个心跳即可完成心脏检查,避免高心率和心律不齐患者因服药检查带来的风险,使心血管检查的X线剂量较以往设备下降60%~80%,一次10秒左右的扫描即可获得整个躯干包括肺、心脏、血管及其他脏器在内的全部组织结构信息。图像精度高,可精确显示人体细小的正常结构及各种病灶;适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冠心病、脑中风、恶性肿瘤的检测;也适用于高端健康体检;附加功能多,在进行解剖成像的同时,还能进行功能成像,如心脏功能分析、肺结节分析。独有肝脏节段分析软件,可以轻松的完成整个肝脏的体积测量、左右肝叶体积测量和病灶的定位。各系统疾病的血管,成像脏器灌注、运动功能评价等检查后,通过各种后处理技术为临床提供更多检查信息、对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的方案制订、手术后疗效及功能恢复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范围心电门控扫描用于多脏器一次健康筛查既安全又简单,病变发现率也更高。
9月2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举办了极速iCT开机仪式暨临床应用高峰论坛。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林云先生、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教授、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徐润龙先生、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梁长虹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陈智教授等省政府、省卫生厅和浙江大学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院士等医院领导参会。(党 办)
| 综 合 | 副刊 | 
| 浙大附属一医院普通外科高级培训基地迈向国际化进程 | 2011年医院迎新联欢晚会隆重举行 | 
| 管理水平迈向国际化我院举行“国际化管理培训启动会” | 青春,在浙一启航 | 
| “2011年浙江省肛肠外科年会”隆重召开 | 角色互换,真情体会 | 
| 2011中国外科周器官移植分会顺利召开 | 我和山水有个约会 | 
| 浙江省第二期急诊急救专科培训护士结业答辩会在我院举行 | 建德骑龙峡谷漂流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