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浙一院报
浙一院报
报纸类别:杭州市
 所属地:杭州市
发行地区:杭州市
官方网站:http://
联系电话:0571-87236655
广告电话:
2011年10月01日 星期六

朗读

83分钟“换肺”喜获成功 8年来首次自由呼吸


——我院开展浙江省首例高难度再次肺移植手术

 

 

    本报讯 2011年8月29日,我院举行了高难度再次肺移植项目总结会。浙江省科技厅丁康生副厅长、浙江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高翔先生、浙江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钱玉红处长、浙江省卫生厅医政处王桢处长、浙江省卫生厅科技教育处曹启峰处长、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昆松教授等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我院院长郑树森院士等院领导和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到会。
   56岁的王大伯是一位普通的山东济南市民,曾在当地接受过肺移植治疗,后来肺纤维化病情越来越重,呼吸困难,每天需携氧生活,甚至夜晚睡觉时也不能脱离氧气,日常极轻度的活动对于王大伯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稍一活动他就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王大伯慕名前来我院。8月  2日上午,在我院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普胸外科病区主任胡坚教授带领医疗组前往山东将患者王大伯接来我院救治。
     8月3日上午9时,普胸外科病区、麻醉科、手术室、外科重症监护室等为手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胡坚主任和王永清副主任早早来到手术室,仔细查看各个环节工作,确保万无一失。麻醉科祝胜美主任和手术室陈石妹护士长带领的团队早已把工作安排妥当。术前,患者被安装置入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的在手术中用来代替肺工作职能的体外膜肺(ECMO)装置。在世界发达国家中,肺病重症患者进行肺移植常规需要ECMO装置保驾护航。由于王大伯是具有极其严重肺病的患者,ECMO装置能很好的保证患者身体得到足够的氧气,这项世界先进的技术为肺移植的手术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手术开始了,主刀医师胡坚主任打开了患者的胸腔后熟练切除了患者严重的病肺,供体小组也将修整后的供肺及时送到了胡坚主任的手中,胡主任快速娴熟的将供肺的支气管和肺动静脉依次缝合在王大伯体内,健康的供肺顺利植入胸腔。激动的时刻到了,依次开放了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苍白的肺瞬间红润起来并开始正常工作,从开始病肺切除到移植肺吻合后成功开始工作仅仅用了83分钟。
    随后术中所依赖的ECMO装置就很快被顺利撤除了,患者很平稳的被护送到外科重症监护室。家属在听到肺移植手术非常顺利的消息后热泪盈眶,双手紧紧的握住胡坚主任的手。手术当天晚上,患者各项呼吸指标非常良好,生命体征也非常平稳。8月4日,患者便开始了在呼吸机控制下的移植肺呼吸功能锻炼,各项指标显示良好,当天上午就很快摆脱了口腔中的气管插管,而只需要非常低流量氧气的鼻导管吸氧,患者自我感觉也非常好,并和床边的医护人员开始了简单的交流。随着身体恢复一天比一天好,很快患者就不再受到以往需要人工氧气的束缚,自由活动的强度和范围明显加大了。术后两周患者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重新呼吸大自然自由的空气,享受全家天伦之乐。王大伯常说,上次的肺移植手术真的和这次没法比,这次手术恢复又快又好,浙江大学附属一院的温暖贴心关怀和团队合作精神是我在中国跑过那么多的医院中看到最好的。
    据介绍,和其他大器官移植手术相比,肺移植是人类大器官移植中最后一个被攻克的。从世界范围来讲,肺移植目前已成为一项相对较成熟的技术。肺移植适应症为:经过内科保守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的晚期肺病患者都可以选择肺移植手术,其中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纤维化、肺平滑肌瘤病、石棉肺、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全、严重支气管扩张、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肺泡细胞癌及移植肺功能衰竭等疾病。当今国内医院要开展肺移植手术治疗需要极其严格的准入条件,而浙江大学附属一院是卫生部批准可开展肺移植手术治疗的全国为数不多的几家医院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一家具有肺移植手术治疗资质的医院。
    据悉,浙江大学附属一院在肝移植、肾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骨髓移植等领域均获得了一系列成果,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郑树森院士带领的肝移植团队至今已完成肝移植1000余例,良性终末期肝病术后1年生存率高达95.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肝肾联合移植病人创造并保持国内最长存活记录,胰肾联合移植病人创造并保持亚洲最长存活记录。创国内最小年龄婴儿活体肝移植记录,活体肝移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开创了国内急诊活体肝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先河。该院移植学科强大的整体实力为肺移植成功开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党 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