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浙一院报
浙一院报
报纸类别:杭州市
 所属地:杭州市
发行地区:杭州市
官方网站:http://
联系电话:0571-87236655
广告电话:
2009年08月01日 星期六

朗读

持之以恒快速发展的急诊科


 

急诊科全家福

 

 

重症监护室EICU

 

 

三级查房

 

 

 

独立的心肺复苏室

 

 

心肺复苏模型训练

 

 

心肺复苏模型示范

 

 

省内首家急诊全科病房

 

 

 

 

青年文明号

 

    科室概况

    我院急诊科于1992年成立,自成立之初即按国际现代化急诊医学模式制定发展计划,重视培养专业的急诊医务人员,配备人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全自动洗胃机等先进仪器,建立生命绿色通道,急诊抢救及时、妥善、成功率高。弹指十七年,急诊科在行进中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急诊科在攀登学术高峰的征途中创造了喜人的成绩,从1998年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在急诊科挂牌成立以来,先后成立了浙江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创伤中心、急诊中心、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创伤分会、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编辑部、急诊全科病房。与此同时,以理论促实践,提高医疗质量,形成特色高效治疗体系,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之所需。在过去的2008年度,急诊科接诊病人首次突破10万人,危急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达到95%。

 

    医疗体系

    急诊科有完整的运行系统与配套系统。急救体系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规则;急救设备、器材先进,药品齐全。急诊科建设早期即将重症监护室(EICU)引入,明显降低了危重病的死亡率,病人按照病情危重程度分诊进入不同急救区域:观察室、抢救室、重症监护室、急诊全科病房。一旦有病人进入,医护人员立即到位、统一指挥、集体抢救、病情稳定后分别转入不同区域。

 

    科室亮点

    ●开通生命绿色通道,缩短了就诊时间提高了抢救率。
    绿色通道由四部分组成:①院前通道:与“社区120”急救中心建立密切服务联系,做到接诊快,救治快。②导诊通道:设有导诊护士,职责为:导诊、急救传呼,协助组织重大抢救。③急救通道:由医生、护士组成急救组,保证重危病人到达后,短时间内得到救治。通过绿色通道送到抢救室,实施气管插管,心脏电击除颤等抢救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专科病房或者全科病房进一步治疗。④一站式服务体系:急诊科有独立的挂号、分诊、就诊、收费、取药、化验、住院等一系列服务。
    ●建立心肺复苏(CPR)专间。
    医护人员可以在专间内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操作,提高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保护病人的隐私,扭转了以往在病人家属及无关人员围观下实行抢救的局面。

    ●成立全省首家急诊全科病房。
    急诊全科病房主要是针对患有多系统疾病的患者。浙江人口寿命提高,老年人患多种疾病的几率也比较高,病人住进急诊全科病房,可以给予全面的诊疗。此外,在病房床位紧张的情况下,不少病人滞留在急诊抢救室、观察室等待床位,这无疑占用了急救资源。
    急诊科急诊和抢救危重症病人已经达到年10万人次以上。有时,急诊科门前同时有四五辆120急救车送达危重症病人,这对有限的医护人员来说增加了急救难度,对患者来说也增加了风险。
    我院新开放的急诊全科病房设在城站院区,开放45张床位,目前投入使用20张床位。至此,我院急诊科从抢救、观察、急诊监护室到病房成为一个完善体系,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急诊全科病房开放二月余,有效缓解了急诊抢救室患者住院难的压力,圆满承担了群体中毒事件的抢救住院任务,电视、报纸等媒体给予了报道。平均住院日为8.77天,取得较好的成绩。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创刊发行。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音[2008]514号文件)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创刊,已发行2期。
    本刊为双月刊,以光盘附纸质导读形式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图文声像并茂,是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电子连续出版物之一。我院院长郑树森院士担任总编辑,我院急诊科主任黄卫东博导担任常务副总编辑。《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已经获得正式刊号,目前正在积极做好审稿发行工作,争取尽早进入核心期刊以及一级期刊。

    ●“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圆满召开。
    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安徽省医学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承办的“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在杭州市顺利举行,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约四百名相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大会主席、我院院长郑树森院士的贺辞拉开了大会序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就“外科相关学科在地震医疗救援中的应用”作了大会的首场报告。李兰娟院士的“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感染微生态学的产生、原理、防治以及实际应用问题和展望;大会执行主席黄卫东主任医师、陈峥嵘教授等各个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浙江省创伤年会召开。
    2009年7月,在浙江省医学会秘书长骆华伟主持下,浙江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会成立。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常务委员、本院急诊科主任黄卫东博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并且同时召开浙江省第一届创伤年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以提高我省创伤学领域的学术水平。卫生厅副厅长马伟杭、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中华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蒋建新教授到会祝贺并作专家讲座。
    ●指导全省中毒急救工作。
    浙江省是个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个轻工业大省,个体经济高度发达,浙江省中毒病人主要以化学药品中毒为主,呈突发性,大面积爆发性。浙江省中毒急救和防治中心设在本院急诊科,中心成立以来,不仅担负了省内重症和疑难中毒病人的会诊和救治任务,还担负了全省中毒急救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参与化学药品中毒的救治标准制定,化学药品的毒理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中毒谱除了常见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百草枯中毒、安眠药中毒等,复合型中毒逐渐增多。收治的硫酸、冰醋酸、氢氧化钠等强酸强碱中毒救治成功率98%,群体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等救治成功率近100%。

 

    团队建设

    古人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由此可见,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急诊科这支医护团队,磨合中汇聚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强有力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