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骨髓诱导免疫耐受的成功

肾脏病中心医务人员集体照
肾移植以后的排斥现象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只是非常困难,理论上必须要供受者双方在免疫特性上能相同或互相耐受。科学研究发现,如果对肾移植病人输注捐肾者一定量的骨髓或骨髓干细胞,并经过一定的治疗,就有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的免疫耐受。目前在国际上这也是一个非常先进的课题。
10余年来,浙医一院在这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先后进行了60多例肾移植——骨髓输注的临床研究,结果,病人的排斥率有明显的下降。近年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将肾移植病人用特殊的药物或射线进行处理后,再将供者的骨髓干细胞输入体内。同时用高科技手段,建立免疫状态的监测方法,评估免疫耐受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少抗排斥药物的剂量。通过数例临床经验的积累,目前看来对于免疫配合度较好的病人来说,这个方法极有可能大大减少换肾后的排斥风险和药物剂量,甚至完全停用抗排斥药物。
周女士,40岁,杭州建德人,4年因为出现夜尿增多就医,发现患有慢性肾炎,到3年前逐渐发展为尿毒症。2008年9月在浙医一院接受了换肾手术,捐肾者是她的姐姐。她们俩的免疫配合度从基因测定上来说比较理想。于是在医务人员精心制定的治疗计划下,姐姐不仅捐了一个肾脏,而且捐献了骨髓干细胞。妹妹则在肾移植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了射线照射和特殊药物的治疗,以创造条件接受姐姐的骨髓。最后肾移植手术在陈江华教授的主持下,非常成功,姐姐的骨髓也顺利的输入妹妹的体内。
手术后早期,周女士仍然和其他人一样,进行了抗排斥的药物治疗。在严密的随访和免疫监测下,由于一切指标正常,周女士在医生的指导下1年半前逐步停用抗排斥药物,到1年前完全停药,目前为止肾功能正常。
这是国内接受肾移植骨髓诱导免疫耐受,有计划地完全停用抗排斥药的第一位病人。
| 要闻 | 要闻 |
| 肾乃五脏之梁 移植再续生命 | 肾移植随访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 |
| 肾移植后感染零死亡的实现 | 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模式的典范 |
| 骨髓诱导免疫耐受的成功 | 浙医一院肾移植突破3000例 |
| 排斥无创性诊断和预警系统的建立 | 展望 |
| 专 版 | 副刊 |
| 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健康进家庭”新格局 | 视听的饕餮盛宴 给力的迎春晚会 |
| 全科医学知识培训 | 用心感恩,真情展望 |
| 建家庭健康档案 关爱家庭健康 | 浙医一院药剂科成功举办首届金点子大赛 |
| 《重大传染病社区管理》培训 | 浙医一院2010年再获浙江省“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结对帮扶先进单位的殊荣 |
| 浙医一院院长郑树森寄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