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卫生部陈竺部长一行参观浙医一院良渚门诊部和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

章 军/摄
2011年2月6日下午,新春伊始,卫生部陈竺部长携夫人陈赛娟院士在浙江省卫生厅杨敬厅长、马伟杭副厅长、办公室主任葛忠良、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沈剑峰副主任的陪同下来到良渚参观浙医一院良渚门诊部和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简称“数研院”),浙医一院院长郑树森院士和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数字卫生”项目负责人李兰娟院士,及项目组成员热情地接待了来宾。
陈部长一行首先参观了数研院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搭建的课题示教模拟综合模型,并现场体验了“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最新科研成果。
参观中陈部长对“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指出“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推广实施将对国家新医疗体制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 一项目创建了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卫生信息平台为枢纽,一卡通为纽带的医疗卫生信息交换和共享,方便百姓就诊;在医院推广涵盖临床路径和知识库系统的标准化电子病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可及性,真正体现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服务公众健康;卫生信息平台整合资源,统计分析社区人群健康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数字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有效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实现城乡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远程诊疗、远程教育和健康咨询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体现卫生服务公平性。
在听取了李兰娟院士的汇报和项目组的介绍后,陈部长还挥笔欣然题词“数字卫生,健康中国”,给全体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然后,陈部长一行又来到了浙医一院良渚门诊部,门诊部王战坤主任介绍,依托周边品质社区,数研院、浙医一院等各方共建了“中国首个数字化健康服务示范社区”—浙一良渚门诊部,优先示范应用“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研究成果,使其成为国内外最新数字卫生科研成果的集成展示、现场体验及综合示范样板。陈部长在门诊部和前来候诊的病人亲切交谈,门诊部的严亚青医师还随机拨打了一个号码,电话机上的视频直接就联通了社区居民的家中。“我丈夫多年患高血压,婆婆瘫痪在床,现在不用出门,连着电话就能在家中向全科医师咨询健康问题,浙医一院的全科医师还定期来家中访视,让我们能享受到身边的省级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住在这里我们真是幸福啊!”家住良渚白鹭郡北的61岁的沈大妈手里拿着可视无线蓝牙电话,开心地和正在门诊部的陈部长聊着。
在得知浙医一院良渚门诊部全科医师不仅为居民免费建立健康档案,针对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病人提供上门服务,而且能充分利用浙医一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为社区和周边居民提供高水平的医疗和服务,开展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互联互通工作的探索,陈部长对浙江的社区卫生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卫生部即将发文,国家今后将把全科医师教育和培养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今后将要求综合性医院像浙医一院这样,建立全科医学科,成为基层全科医师的培养摇篮,并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让广大居民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服务水平。
最后陈部长感谢以李院士为首的全体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为促进国家医疗卫生改革、促进“全民健康”和健康服务模式在浙江的创新实践,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并表示数字卫生项目的优秀成果应该向全国推广。(良渚门诊部)
| 要闻 | 要闻 |
| 肾乃五脏之梁 移植再续生命 | 肾移植随访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 |
| 肾移植后感染零死亡的实现 | 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模式的典范 |
| 骨髓诱导免疫耐受的成功 | 浙医一院肾移植突破3000例 |
| 排斥无创性诊断和预警系统的建立 | 展望 |
| 专 版 | 副刊 |
| 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健康进家庭”新格局 | 视听的饕餮盛宴 给力的迎春晚会 |
| 全科医学知识培训 | 用心感恩,真情展望 |
| 建家庭健康档案 关爱家庭健康 | 浙医一院药剂科成功举办首届金点子大赛 |
| 《重大传染病社区管理》培训 | 浙医一院2010年再获浙江省“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结对帮扶先进单位的殊荣 |
| 浙医一院院长郑树森寄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