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01日  星期四
            
            
            
            
            
            
            
            朗读

20余年历程,获8项国家专利

李兰娟院士正式受邀担任2012年首次在中国召开的“第13届亚太临床微生物暨感染会议”大会主席。

我国人工肝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图为李兰娟院士在参加国际会议期间,向国外专家介绍我国的人工肝技术。
    肝病研究是我国医学的重中之重。为攻克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高达80%的这一国际性治疗难题,李兰娟自1986年开始重型肝炎肝衰竭临床救治研究,历经20余年的艰苦攻关,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治疗新方法——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获得重大突破。李兰娟院士领衔制订了我国首部《肝衰竭诊疗指南》。
    浙大附属一院的人工肝中心已逐步成长为拥有全国最高端技术的人工肝中心,向并全国30余个省市300余家医院推广了这一治疗方法。迄今,我国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已逾2万例。该院新型人工肝装置和生物反应器相关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 
    人工肝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传染病学科的发展,传染病国家重点学科和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相继落户浙大附属一院,该学科人工肝技术等相关研究已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六次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人工肝团队与肝移植团队共同获得“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荣誉称号。 
| 专 版 | 副刊 | 
| “人工肝”,20余年救了1500人 | 我为院史画卷增色添彩 | 
| 当年做人工肝治疗的少年如今很健康 | 听陆老讲述为周总理治病的故事 | 
| 人工肝好比“体外肝脏” | 一次收获颇丰的采访 | 
| 20余年历程,获8项国家专利 | 她和老伴专程来到院史办提供史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