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人工肝”,20余年救了1500人
不幸肝衰竭肝脏罢工时,你最希望有一台仪器代替它工作
浙大附属一院创建的这套新方法,已推广到全国300多家医院

    病床上这个小朋友的“肝脏”,这会儿正“休息”着,代替它工作的,是图中床边的这台机器。“人工肝”的神奇令人惊叹不已。病房里的重症肝炎病人,一旦急性肝衰竭,就可以用它来“救命”:这台仪器可以暂时代替肝脏功能,通过体外循环,快速排出毒素、补充营养,让衰竭的肝脏起死回生。 
    这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治疗新方法——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获得重大突破,浙大附属一院已用它成功挽救了1500余名重型肝炎患者。 
    2011年11月18日,医院为此举行了庆典和学术活动。
    在庆典活动中,浙江大学与威高集团“人工肝项目”合作签约,成立人工肝技术联合转化中心。“只有加速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实验室技术才能更广泛地应用到临床,更多的患者才有希望得救。”中国工程院医药学部主任杨胜利院士说。 
    “我国是肝炎大国,占总人口约1/10的人感染过乙肝病毒。由于疾病的进展,感染者中约3000多万发病,成为乙肝患者。他们中有不少人变成了重症肝炎,一旦出现肝衰竭随时可能失去生命。同样,由于药物滥用导致的药物型肝衰竭也日趋增多。能否更多挽救患者的生命,成为传染病医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浙大附属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教授说。 
    据悉,浙大附属一院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至今已成功治疗了1500余位重型肝炎患者,在近年来的国际、国内的重大相关学术会议上,被公认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的新途径,李兰娟院士被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最近,李兰娟院士还应邀担任2012年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第13届亚太临床微生物与感染会议”大会主席及2013年“第9届国际血液净化学会年会”大会主席,作“人工肝研究进展”主题报告。
| 专 版 | 副刊 | 
| “人工肝”,20余年救了1500人 | 我为院史画卷增色添彩 | 
| 当年做人工肝治疗的少年如今很健康 | 听陆老讲述为周总理治病的故事 | 
| 人工肝好比“体外肝脏” | 一次收获颇丰的采访 | 
| 20余年历程,获8项国家专利 | 她和老伴专程来到院史办提供史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