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01日 ;星期一
朗读

宏村,中国乡村的水墨画
文/图 陈跃 韩毛毛
相信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还依稀记得,有一枚8分邮票上印有一个墨蓝色的古色古香的民居,那就是安徽民居的代表性村落——宏村。这次,我院第3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参观胡锦涛同志的家乡——安徽绩溪,我们有机会来到了宏村。
大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着,一幅“悠然南山下”的世外桃源画面悄然跃入视野。宏村这座号称“民间故宫”的古村落始建于宋代,有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走进宏村,感觉这里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是古朴的店铺、探过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和百年牡丹,还有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连同93岁翰林学士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听讲解员说,如今能保存下来的古民居群以前多为官宦和商贾之家,作为当时权力、地位、财富和荣誉象征的豪宅,如今都已成为了“老房子”。岁月留痕,在这些“老房子”里流传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宏村,弯弯曲曲的小巷内随处可见小画廊和艺术作坊。其作品题材大多是当地古村风景,用的材料大多是当地的特产,如毛竹、树根、树片等。令人称奇的是,这些艺术品的加工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这里的农民早早意识到“乡村游”的价值。在他们看来,以北京、西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反映出的是中国的古代史,而以宏村为代表的边远乡村反映出的则是50年前、100年前甚至500年前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这也就是“乡村游”的魅力所在。第3党总支的党员们饶有兴致地走进了村口一位姓胡的村民家,亲眼看到了他们漂亮整洁的新居。这家女主人告诉我们,宏村自6年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后,便成了“乡村游”的热点,每天要接待10000余人次的参观和游览。村里党支部带领大家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行村务公开,鼓励大家致富。如今的日子啊,真是越过越甜。
在离开宏村的路上,我们遇到了许多前来写生的艺术系学生。他们在池塘边边画边感叹:“我们4年前就将这里作为艺术系实习基地。这里的风景就像一幅幅‘中国画’,宏村是中国最像水墨画的乡村。”
crack
| 专 版 | 副刊 |
| 创建无烟环境构建和谐医院 | 春到华西 |
| 吸烟的危害 | 红色之旅—湖南韶山行朱 娜 |
| 国际和国内的控烟形势及任务 | 宏村,中国乡村的水墨画 |
|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 | 我院组织离休干部台湾宝岛行 |
| 医生的责任 | 海峡两岸“大三通”带给我亲情 |
| 你戒烟 我来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