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浙一院报
浙一院报
报纸类别:杭州市
 所属地:杭州市
发行地区:杭州市
官方网站:http://
联系电话:0571-87236655
广告电话:
2012年01月01日 星期日

朗读

优质护理开展之感悟


    在举国上下都大刀阔斧地实行优质护理时,我们科室在护理部及护士长的领导下也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优质护理服务,至今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们摸索前进,不断总结,努力完善,力致实现我们最终的护理目标: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护士满意。
    我作为手外科一名普通的护士,落实着优质护理的同时,也真切感受着它所带来的变化。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更像一个化学变化:工作模式的改变(功能化的护士到责任护士)—工作理念的改变(以治疗为中心到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责任心的增强—对自我的完善—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理念上的转变。实行优质护理前,我上治疗班的时间比较多,我觉得我的工作主要是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医嘱及治疗,只要我班里的治疗完成了,而且准确无误,好!OK!其他的事情不要来问我,我的职责是管好治疗,病人的事情我不太清楚,问责任组去吧。我只需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提高执行治疗的速度,渐渐地,失去了进取的动力和求知的欲望。然而,优质护理的开展使我的工作职责从“我的治疗”转变为“我的病人”,每位护士都有自己负责的病人,都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及患者不断提高的需求,努力汲取知识,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想想以前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尽管护士长拼命地灌输知识,实际上收获的也寥寥无几。现在还能这样吗?NO!因为自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坦然、从容地面对病人,才能让我的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
    落实基础护理上的转变。每天的基础护理开始了我与我的病人崭新的一天,一进病房,病人都会热情地问候我:“小郑,你来上班啦!”就像是相识的老朋友。“大妈怎么样?昨天睡得好吗?手痛不痛?”“要记得把这些小垃圾及时扔掉哦,不然容易长细菌,手上的伤口很容易感染的。”我一边整理一边跟病人交流,做基础护理时是我和病人彼此沟通、增进感情的最佳时机。回想以前是任务式地去做基础护理,为了认真落实、贯彻好“床头柜上只能放三样东西”而指责病人“不是跟你讲过只能放三样吗,怎么又忘了?”现在不一样了,自己有自己的专属管床,潜意识中就想让自己的“领地”干干净净、病人看起来轻轻爽爽的。因此基础护理也就不局限于早上的半小时,而是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看到哪里床单位不整齐了,换盐水的时候也会见缝插针地理一下,衣服汗湿了,那就赶紧换掉,只想让自己管的病人尽可能舒服一点。
    充分掌握病人病情上的转变。优质护理开展之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治疗,病人的病情关心得相对较少。现在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是一个护士在负责,对分管病人的六知道都要了如指掌。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自从分管病人之后,自己的心思似乎都变得柔软了许多。护理一只手就好比在养一盆花,必须时刻关心它的生长态势,每2个小时就要去观察再植手指的血运:皮温是否正常,指腹是否饱满,色泽是否红润,毛细血管反应是否正常。如果一切都好,说明这个再植手指存活良好,那个开心啊,就好比自家阳台上精心呵护了一个礼拜的花成活了一样。
    开展心理护理上的转变。我们的病人绝大多数是从工地上急诊进来的,他们大多来自外省,为了生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打拼,不慎被机器绞伤,失去手臂或几个手指。在这陌生的城市里,亲人不在身边,心中的那种痛苦可想而知。看着他们落寞、焦虑的脸庞,着实让人心疼。身体上的伤痛可能很快就会愈合,但心灵的伤痛是不可抹灭的。每每这时,护士长总是带领我们深入病房,开导病人:“想哭就哭出来吧,这样心里会好受一点。”,“不幸既然已经发生了,那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伤害降到最低。振作起来,勇敢地面对,看看残奥会的那些健儿们!”渐渐地,在他们曾经失落的脸庞上浮现出了笑容。我们也倍感欣慰。护士长常说:我们不仅要减轻病人身体上的伤痛,更要帮助他们抚慰心灵的创伤,说得真好!
    优质护理改变了病人对护士的看法,也改变了我对这份工作的态度,作为护士,我感到骄傲!(郑紫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