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浙一院报
浙一院报
报纸类别:杭州市
 所属地:杭州市
发行地区:杭州市
官方网站:http://
联系电话:0571-87236655
广告电话:
2010年09月01日 星期三

朗读

成功见证成长


——使用新方法,多年反复溃疡终治愈

 

    7月30日上午,在我院造口、慢性伤口护理门诊传来阵阵的欢声笑语,原来是一个患有多年反复溃疡的病人,通过我院的专科伤口护理,伤口愈合,患者和家人感到非常的高兴,一再地对我院造口、伤口门诊的护理人员表示感谢。
    患者汪女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2年,出现双下肢反复溃疡五年余,于今年4月12日来我院就诊,入住我院日间病房。患者双下肢及踝部可见多处、大片溃疡,右下肢可见两处皮肤破溃,面积为106cm2、53cm2;左下肢可见两处皮肤破溃,最大一处溃疡面积达21×11cm2,另一处面积为13×11cm2。双下肢肿胀明显,创面有脓性分泌物伴有腐肉,伤口大量渗液,伴有臭味。患者主诉伤口疼痛,夜间难以入睡,五年多来一直病情反复,使用各种方法未见好转,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患者知道自己患有红斑狼疮,伤口的愈合希望很小,所以对疾病的治疗丧失信心。入院后风湿科主管医生给予抗炎、激素免疫抑制治疗的同时,请造口、伤口护理小组吴金艳造口治疗师会诊,通过全面评估,认为该患者的溃疡是由于SLE导致的血管炎性溃疡,并且是以静脉血管病变为主的静脉性溃疡,针对病情使用抗感染的含银泡沫敷料控制细菌感染并吸收伤口大量的渗液,同时使用弹性绷带包扎,促进患者下肢静脉的回流,减轻下肢的水肿并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两周后患者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渗液减少,有效控制了伤口的感染。患者于4-27日出院,每周两次到造口、慢性伤口护理门诊换药。根据患者的伤口情况,运用伤口愈合的新理念、新方法为患者提供伤口护理。7月30日患者的右下肢溃疡已完全愈合,左侧下肢2处溃疡明显缩小。患者及家属对伤口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据吴金艳造口治疗师介绍,慢性伤口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经过炎症反应期、肉芽组织增生期、组织塑性期,在这三个环节中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伤口的愈合延迟或不愈合。汪女士患有SLE,疾病本身导致机体免疫力改变,伤口愈合的能力差;同时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血管病变,局部血运差、肉芽老化、反复感染、溃疡面积大,长期使用激素,手术植皮有很大风险,并可能导致取皮区的伤口难以愈合,如果不通过手术而依靠自身的愈合会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种种的不利因素给伤口的处理带来了极大地挑战。通过全面的评估伤口的状况,在伤口愈合的不同时期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包括清创、使用抗感染敷料控制感染、选择亲水纤维敷料保持伤口的湿润并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在表皮生长期使用脂质水胶体敷料促进表皮的生长,配合使用弹性绷带进行压力治疗,为伤口的愈合创造良好的愈合环境,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而不再是传统的方法:一直使用碘伏纱布进行包扎。新型的敷料、新的伤口护理技术与以往传统的换药方式相比,明显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伤口愈合率,降低了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同时,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有所降低,使得以往复杂的换药操作变得较为简便易行。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的高发、人口的老龄化,各种慢性伤口病人逐渐增加,包括糖尿病足溃疡、血管性溃疡、手术后切口不愈合、压疮等各种慢性伤口患者。各种难愈合伤口的患者约占造口、慢性伤口护理门诊量的三分之一。
    目前造口和伤口护理正逐渐向专科化发展,造口、伤口护理技术不断更新,我院造口、伤口护理小组成立三年多来,小组成员积极学习专科护理知识,运用伤口护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每年处理各种难愈合伤口2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次慢性溃疡处理的成功案例,再次证明了造口、伤口护理小组在伤口治疗水平上的提升,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造口、伤口护理小组  吴金艳  王春燕)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