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八个问题认识乳腺癌
定期乳房自检可有效预防
近日,年仅33岁的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不幸病逝,再次引发人们对乳腺癌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乳腺癌在沿海地区发病率比内地高,东部地区比西部高,城市比农村高。其中,中年女性的发病率增长最快,形成了新高峰。据统计,西方国家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是55~65岁,在我国,则提前为45~55岁。
1. 为何会得乳腺癌?
关于乳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密不可分。雌激素是一种生理性激素,一般是以相对恒定的速度或一定节律来释放的,就像一辆匀速、平稳地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这样规律的运动一旦受到外界干扰,激素水平正常的波动自然会被打乱。
女性一生经历初潮、妊娠、哺乳、更年期几个重要时刻,都伴随着雌激素的变化。大多数人初潮的年龄为12~14岁;生育最佳年龄为25~35岁;更年期为45~55岁。如果雌激素水平顺应了这些变化,就不会给身体带来异常影响。但如果有人为或外在因素(如过度补充雌激素、不怀孕或不哺乳等)影响了这些阶段,导致雌激素水平突然变化,就像原本平稳行驶的汽车突然猛踩油门或急刹车,会对车内的传动系统造成冲击损坏一样,这种激素的骤然变化也会刺激乳腺上皮,诱发细胞恶变,导致乳腺癌。
2. 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患病风险更高:
(1)有乳腺癌家族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别是在母亲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么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2)初潮早,停经晚。初次月经在12岁以前,停经在55岁以后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他们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1~2倍,因为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乳腺癌。
(3)单身、晚育、未哺乳。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30岁前生育的女性要高。目前,医学界确定的发生乳腺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未生育妇女,这是因为她们缺乏孕激素的保护,更易受到过量的雌激素的刺激。此外,哺乳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4)高脂肪饮食,肥胖。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会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研究显示,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1~1.5倍,乳腺癌扩散的风险高两倍。更年期后的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几率则会增加30%。
(5)长期压力大,心情抑郁。都市年轻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再加上经常熬夜加班,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对乳房也会造成一定伤害,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6)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或其他激素替代疗法等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7)乳腺增生。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会恶变,但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则有可能发生恶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3. 如何发现早期乳腺癌?
防癌意识差,乳腺癌普查不规范、不普及,使得我国女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不足30%,而美国80%以上的乳腺癌确诊时为早期。这个显著差距透露出国人对乳腺癌自查自检意识的普遍缺乏。中国人口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只有5%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检查,31%的女性不知如何自检。
20岁以上的女性,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块。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较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
4. 如何进行乳房自检?
在例假干净后一到两周左右,可以在家中的大镜子前进行乳房自检(如下图所示)。首先视诊,观察乳房外观,注意看看双侧乳房是否对称,轮廓有无异常,皮肤是否有凹陷、颜色是否异常、有无橘皮样等改变。然后触诊,站立,手指并拢平摸,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部,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部,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仔细全面地检查是否有肿块,并压迫乳晕,看是否有液体排出,触摸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指尖压或挤捏,如果发现肿块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正确的方法简单概括为:一看、二摸、三挤。
看:主要包括仔细观察乳房两边是否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
摸:五指并拢,将手掌面平放于乳房,以手指指腹轻压乳房,然后按顺序触摸,感觉是否有硬块等。
挤:轻轻挤捏乳头,是否可挤出液体或血液。
自查也不一定准,一旦觉得不太对劲,还是要赶紧上医院。特别是家族里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平常要格外注意。
5. 定期体检都该查啥?
一般情况下,建议20~40岁的女性每3年到医院做一次乳腺检查,40岁以上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每年检查一次。在乳腺门诊检查时,医生会在了解病史后,首先进行手检,检查双侧乳腺。此外,常常还会结合影像学检查,包括彩超、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必要时也可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
乳腺彩超对人体没有损伤,对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比较理想。钼靶照相是近年来国际上推荐的乳腺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可以发现临床查体摸不到肿块的乳腺癌,通常适用于40岁以上的女性,此年龄段的女性乳腺对射线不敏感,受到的放射损伤有限,且乳腺密度相对较低,容易通过钼靶照相发现异常。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多灶、多中心的小病灶,也不失为一种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最后确诊还将依据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在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基础上进行活检,可用穿刺的方法,也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一旦发现癌细胞就马上采取治疗。若患者有乳头溢液,还可开展一些针对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如乳管镜、乳腺导管造影、溢液细胞学涂片等。
6. 得了乳腺癌该怎么治?
发现乳腺癌后,绝大多数人都会恐慌,觉得自己被判了死刑,其实对于早发现、早诊断的乳腺癌,96%都是可以治愈的。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综合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前最好先进行准确的病理检测,再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否则容易出现治疗过度或不合理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类型治疗,才能事半功倍,尽可能地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7. 远离乳腺癌,如何预防?
最好在30周岁之前生孩子,生育后尽量母乳喂养,这样符合人体正常规律。
预防乳腺癌,日常生活中不要过量饮酒,不随便吃含激素药品,尽量不熬夜,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心态,坚持体育锻炼。
饮食上要均衡。多吃蔬菜,少吃加激素养的鸡鸭等肉,多吃土货。不要为了爱美,盲目吃补品,比如燕窝、阿胶、雪蛤等含雌激素比较多的东西。
还有些女性,迷恋蜂蜜和蜂王浆,这两样东西雌激素含量高,要适量吃。如果本身有子宫肌瘤、乳房结节的,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8. 如何就医?良性的结节,定期复查就行。
如果在例假来之前或期间,感觉乳房有点像针刺一样的疼痛,别太紧张,很可能是小叶增生引起的。但如果乳房上能摸到无痛的、固定的硬块,可要引起注意了,早点到医院做个检查。
此外,目前许多检查完乳腺超声的患者都发现有乳腺结节,很多人都在纠结,到底需不需要手术治疗,需要什么治疗方法。
乳腺结节分为很多类型,主要分为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两大类。恶性结节即我们通常说的乳腺癌,必须手术治疗。良性结节分类有很多,常见的主要有囊肿、乳腺腺病、纤维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几类。
小的良性结节并不需要积极切除,但需要定期复查,如果有明显增大或者含有细小钙化,血供丰富则需要进一步检查,目前可进行弹性成像及穿刺检查明确结节性质。
大的结节则每个人不同,因为即使是良性结节,也是有一定的恶变概率,所以除了定期复查外,适当的手术治疗也是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