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30日 星期四
朗读

情系雅安 教学生在灾难面前自救互救
本报讯 4月20日上午8:02,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4月25日,我院团委以“情系雅安,卫生志愿者在身边”为主题,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民工子弟学校——城关二中,开展地震及紧急情况下医疗急救知识推广活动。
当天上午,初二(5)班和初一(6)班的学生一得知被选中参加培训,就高兴地鼓起掌来。培训中,志愿者给学生们讲授了批量伤员救治原则、地震自救急救常识等知识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急救技巧。其中,在学包扎环节,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活跃起来。
初一(6)班学生张小玉同学主动上台当模特,包扎完头部包胳膊,虽然有点害羞,但她觉得老师讲课细致,一学就会。
张小玉来自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她一直很关注。“新闻报道中有很多救助方法,看了让人放心。今天学会了急救知识,以后遇到危急情况可以自救和救人。”张小玉说。
这堂课的“旁听生”——县城关二中的老师们为了看清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技巧,不禁起立观看并轻声讨论。苏老师是初一(6)班科学老师,当天他拿着听课本做笔记,认认真真当了一回学生。他告诉记者:“如今的社会意外事故频发,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巧对自身和身边人有很大帮助。包扎止血这些急救知识在教材中是有要求的,但人民医院的志愿者前来讲课更专业细致,今天真是受益匪浅。”
“除了知晓急救知识,还要有目的、有技巧地去救人,只有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有能力才去救别人。”我院科教科副科长林爱芳讲课时生动详细,就是想让非专业人员也能操作起来,“在没有现成的急救药品与器具的情况下,现场救人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双手。”
我院团委书记洪伟峰介绍,汶川、雅安等地相继发生地震灾害,群众在生活中积累急救知识和技巧,可大大提高生命率。近年来,我院举办了大量急救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宣传培训活动,社会反响良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这次在雅安地震的背景下,以这样的形式开展志愿者活动,也是对灾区的支持和声援。
(团委 洪伟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