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陕文投报道
陕文投报道
报纸类别:西安市
 所属地:西安市
发行地区:西安市
官方网站:http://www.shanwentou.com.cn
联系电话:029-85358017
广告电话:
2012年02月15日 星期三

朗读

陕文投集团2012年发展咨询会领导专家观点集锦


李炳武

 

任宗哲

 

肖云儒

 

高建群

 

叶广岑

 

田建武

 

李  勇

 

张  毅

 

任学武

 

徐来见

 

胡劲涛

 

薛晓燕

 

冯根福

 

马浩利

 

陶  娟

 

梁邦海

 

(上接第3版)
    李炳武:省文史馆党组书记

    从历史的角度搞文化建设,我感觉这些年是很成功的。陕文投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在全国、在陕西的影响力很大,我觉得非常高兴。下面我想谈两点意见:第一,帝王谷项目。首先我们看看陕西大历史留下哪些东西?除过72座帝王陵以外,就是那些佛寺、道观和祠庙。为什么这些古迹历经几千年能留下来?不是因为它的宏伟,而是因为它的文化精神,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贡献。因此,陕文投在做文化产业规划的时候,希望能做不朽的事业,能有那么两座再现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项目在陕文投的规划建设下完成,应该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帝王谷项目做出来以后,希望不是只看陵墓;第二,在省“十二五”规划里面,省政府有一个项目叫“陕西国学馆”,作为我们陕西来讲,我们最有资格建设一个国学馆,我们应以长安为代表,把我们5000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东西展示出来。在北京看文化只是枝枝叶叶,要真正找中华文化的根,这个根在哪找?在西安。我们需要让大家看到这个根。

任宗哲:省社科院院长

    我第一次参加陕文投这个咨询会,提两个建议:第一,陕文投取得的成就是可喜可贺、可圈可点的,希望陕文投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能在这样的层面上考虑,就是在宗教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上做工作。服务,特别是文化消费,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空间,我想旅游也好,休闲也好,养生也好,最后更多的还是在宗教文化层面上。陕西是被海内外广泛关注的宗教文化纽带,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路径;第二,陕文投是一个文化产业,要按照经济规律谋求发展,在考核文化产业,评价文化产业方面,我建议陕文投立一个常规,立一个国标。除了经营性收入外,我们还要形成社会效应,塑造品牌。2010年3月份,陕西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了一个很宏伟的目标,就是共同建设“中国西部(陕西)智库园”,这项工作推进了3年。这个智库园包括六大功能板块和六大产业,我们希望在构建六大产业板块方面与陕文投开展广泛合作。

肖云儒:著名学者
        西安外事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

    去年,陕文投提出的“加强内部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机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陕文投一方面坚持创新发展,一方面加强企业内在涵养管理,为将来更大的起飞做准备。我对陕文投的印象一直是“三质”,即产品很有质量,人才都很质地,整个企业很有质感。刚起步不久,陕文投就已在陕西文化领域起到了龙头作用。对陕文投今后的发展,我有以下几点想法:第一,从观念到实际,要坚持国际视野。陕文投的准政府视野和潜政府视野依然非常浓厚,不容易转变,企业不到一个有实力的阶段,就不可能实现转变;第二,在全国平台、世界平台要很有质感,要拿出东西,陕文投在华丽的亮相之后要做好这个工作,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品牌;第三,强化品牌意识。文化项目是文化品牌打造的有效载体。陕文投要把淡化政府意识、淡化地域意识、强化民众意识、强化现代意识,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观念,要把国际视野深化为国际思维、国际价值、人类价值。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观念的发展,我建议今年或明年实验性地抓一两个国际性项目。陕西的很多资源是国际性的,如兵马俑、唐代杨贵妃等都是国际性的,我们抓融资要坚持国际视野,让国际投资陕西,让陕西投资国际。此外,我还有三个想法:第一,我们需要投拍一部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重新了解中国的专题片,邀请中国顶级人文学者,世界著名专家学者谈中国文化,这不仅可以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影响力,也能够打造陕文投的国际品牌;第二,利用世界的资源、世界的思想、世界的智库完成一部关于中外交流史的系列专题片,把中外文化交流史穿插、交错的展现出来,这部片子也可以与上述专题片融合到一起;第三,打造兵马俑和世界八大奇迹的对话、西安和世界四大古都对话的专题,如果能做好这件事情,将对陕西文化、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陕西文化知名度,打造陕文投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高建群:省文联副主席
        省作协副主席

    陕文投集团出品的电视剧《盘龙卧虎高山顶》在央视八套连播三次,后来在山东卫视、西藏卫视、宁夏卫视及几十个卫视台播出。作为一个作家,我希望这部电视剧也能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和西安电视台播出。同时,我希望陕文投能进一步获得《盘龙卧虎高山顶》的发行权,在全国发行,把全国的电视台扫荡一遍,像《潜伏》、《亮剑》一样,取得好的收益。我去年还写了一个电影,写成就继续拍,我很感激陕文投。

 叶广岑:省作协副主席

    从文化人的角度来说,陕文投有很大一块是对影视作品的关注,看了陕文投去年投拍的几部电视剧,觉得成绩非常大,像《盘龙卧虎高山顶》、《国门英雄》等,我感觉陕文投整个形象像舞台上老生的形象,很稳重。从地域来说,陕西不光是很粗犷的汉子,不光有黄土高坡,我们也有细腻、精致的文化,我们要改变陕西人的形象,在电视剧方面做一些努力,比如生活片、娱乐片等等,让陕西的电视剧更具国际化。我们努力打造一流品牌,占领产业制高点,国际化非常重要,至少对陕文投整个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这次咨询会,我给陕文投提供一个专题,就是杨贵妃专题。据说杨贵妃后来到了日本,而且在日本留有大量的资料,现在流传有杨贵妃窑、杨贵妃酒、杨贵妃酒馆等等。陕文投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探索拍摄出来。陕西的文化很深厚,我们可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无论怎么做,第一,文化不能丢;第二,目光放得宽一点,远一点。最后,我还想提一点,陕文投和我们陕西作协应该加强联系,无论是在影视、戏曲还是其他领域,因为这些都是与文学创作紧密联系的。

田建武:省发改委副巡视员

    省发改委非常关注和支持陕文投的发展,提起陕文投我们都有一种骄傲感,一种荣誉感。陕文投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2012年的目标很宏大,在去年的基础上大步跨进,我们将给予大力支持。针对陕文投集团的发展,我提几点建议:第一,在项目策划、规划的制定完善方面,陕文投应该给予高度重视,集团可以专门设立一个策划部门,专门负责项目研究、规划和策划。第二,陕文投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撑,因此在争取政府投入的同时,要注重吸引民间资本,联合开发、联合投资,将民营资本作为聚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第三,要想方设法加快推进文艺路演艺基地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此外,陕文投要坚持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放眼国际,将陕西的文化品牌推向世界。希望陕文投加快发展,真正树立起陕西文化的旗帜。

李  勇:新华社陕西分社副社长、
        总编辑

    作为陕文投这几年跨越发展的记录者、见证者和传播者,我感触很深。陕文投用了两年多时间,从一个有愿景的“海市蜃楼”真正成为“航空母舰”。我和我的同事到陕文投采访,当时撰写了题为《四大平台夯实龙头地位  整合资源推动产业转型》的调查文章。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中央领导在这篇文章上作出了重要批示。作为一个媒体人有这么好的机会,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和了解,我觉得陕文投做的事情都是靠谱的。刚才讲到创新、创造,陕文投除了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之外,还要通过创新把陕西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陕文投的机智创新、打造平台,是把脑子里的花火点燃,是脑力激荡、脑力风暴,是智慧。陕文投除了要具有文化的自觉和自省外,也要创造效益。我祝愿陕文投这个刚刚启航的航母,能够迅速崛起。

张  毅:经济日报驻陕西记者站站长

    我们是一个记录者,一个观察者。首先谈一下感受,陕西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如何实现从资源到产业,最终到产品,这是我们作为记者、作为媒体所关注的。过去讲陕西有文化没有文化产品,最近这两年我们在探讨文化精品。陕文投作为全省文化产业平台,要努力成为文化“达沃斯”,从文化的角度掌握发言权。因为,陕文投现在拥有资源优势,只要坚持国际化视野,这些都是可以做的事情。

任学武:中国文化报陕西记者站站长

    陕文投给外界的直观印象是项目影响力很大。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策划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制造。去年我考察了湖南文化演艺界,他们有不同特色的演艺产品,陕文投也在景区做了这些工作。我希望能再提升一个高度,最终给国际、国内的游客形成一种感觉,到西安要先看完文艺路才能再到别的地方看。去年我曾建议,关注陕北经济文化保护区,将其作为国家级实验保护区,这个提议马上就批准了。榆林不缺资金,缺的是理念。我建议把这个项目做起来。
 
徐来见:陕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陕西广电网络产业集团董事长

    陕文投现在的发展局面非常好,刚才各位专家提出非常好的建议,对我本人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提以下几点建议:首先,陕文投、陕广电两大集团可以强强合作发展文化产业;其次,要在打造影视精品,特别是文化园区建设方面,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把这些资源变成文化产品,满足当地的消费。从构建陕西的文化平台,到打造西部文化的先锋,我们愿意与陕文投共同在陕西“文化强”的建设上,为打造国际化平台出大手笔,共同牵头联合其他企业投资一两个几百亿、几千亿的大项目,比如将迪士尼引入到陕西来等。

胡劲涛:陕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陕西卫视成立以后,我们也一直在项目、资源、品牌和渠道方面,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把传媒资源和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旅游业整合到一起,助推陕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同时,陕西卫视不仅要在国内落地,还要实现在国际落地,在一些专业渠道落地实施,因此我们希望能够与陕文投集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薛晓燕:陕西日报社副社长
        三秦都市报社社长、总编辑

    陕文投成立的第二个经营年度,就做出了如此大的业绩,确实让人十分敬佩和敬重。在发展的背后,集团的各位领导和全体员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感谢你们为陕西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借此机会,我为集团发展提以下三点建议:第一,陕文投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将资本的带动与集团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并重。第二,在项目投资中既要注重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也要注重当代都市文化,同时探索向网络文化领域进军。最后,希望陕文投集团进一步加强对传媒行业的关注,支持传媒业的发展,与我们携手推进陕西文化的全面发展。
 
冯根福: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院长、博士生导师

    陕文投所处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陕文投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集团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付出了很大心血。陕文投集团未来的发展,要进一步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好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薪酬分配的问题;二是要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对于下属分公司,最好是采取相对控股的方式,依托社会资本来监督、激励其发展,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好;三是要有一个好的人才引进机制。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招聘人才、考核人才。此外,陕文投作为一个企业,首先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导向,把企业自身发展好,企业强大了,再拿出一部分钱来资助社会公益事业,这两部分的分工要明确。
 
马浩利: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

    我首先简单汇报一下浙商银行西安分行针对陕文投集团的年度目标和业务计划。今年,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将给予陕文投集团2亿元的信用贷款,向陕文投影视公司追加5000万元的融资授信,并给予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2亿元的综合授信。此外,我们还将开拓新的业务,以影视播映权作为交易的标的,提供一定的项目融资。
 
陶  娟:西部证券副总经理

    作为西部最大的证券公司,我们希望在陕文投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为企业融资起到作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文化事业更多注重社会效益,文化产业则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融资是文化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目前全国的情况来看,去年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全国有43支文化产业基金发行,其中也包括区域性的,如广东、南京等地的文化产业基金。陕西也可以考虑发行文化基金,开展股权融资,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陕文投做强做大的资金需求。在这方面,西部证券希望能够与陕文投共同探讨、合作,打造适合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

梁邦海:国开行陕西分行客户三处处长

    国开行陕西分行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陕文投集团的发展,希望双方能够在影视剧投资、电视剧版权交易等领域,以及重大文化项目上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