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文投报道 |
| 陕文投报道 |
| 报纸类别:西安市 |
| 所属地:西安市 |
| 发行地区:西安市 |
| 官方网站:http://www.shanwentou.com.cn |
| 联系电话:029-85358017 |
| 广告电话: |
朗读

突出重点 形成亮点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是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起步之年。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规模、效益、品牌”为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实施既定重大项目,突出重点、形成亮点,充分发挥陕文投在全省文化产业中的龙头带动和市场引领作用,努力成为全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平台、全省文化资源的整合平台、陕西文化品牌的创建平台和国有文化资本的增值平台。
目标为建设“文化强省”做贡献
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年度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着眼于全省“十二五”规划和集团三年发展目标,按照“做大在板块,亮点在影视,重点在整合,扩张在资本,提升在品牌”的工作思路:一是努力打造影视剧亮点;二是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陕西书画艺术品交易中心、陕西文物复仿中心全面运营,在全国形成品牌影响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三是围绕建党90周年打造陕西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四是推进文化板块项目,投资启动省内二、三线城市文化综合产业开发;五是加快速度、提升效益,力争集团资产总额,产值,利润全面翻番。
电视剧全年新投拍10部电视剧,在全国范围吸引电视剧到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立项或交易。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于上半年正式运营,探索建立全国一流的电视剧及前后端产品的市场交易平台。
书画书画艺术品交易中心于3月底前在西安美术馆正式运营,逐步开展省内和全国书画名家的艺术品收藏。
文仿文物复仿中心推出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文物高仿品和衍生品,成立陕西“中华文创研究院”。
广告搭建广告传媒业务架构和运营平台,同时开展对业内公司的兼并重组工作。
板块推进西安文艺路演艺基地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赢得各级政府的支持,争取早日实质性启动。实质性启动韩城历史文化景区项目,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宣传引导。完成“东方红广场”、“东方红大剧院”主体建设,推出大型演出《舞动延安》,纪录片《黄帝》、《我们在延安》,歌舞电影《兰花花》。实质性启动照金香山红色文化景区项目。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积极推进黄帝陵文化景区开发策划和总体规划。
院线在全省开建、开业10家星级多厅影院,以影院为先导带动二、三线城市文化综合体开发,举办第二届西安国际民间影像大赛。
帝陵公园推进西安帝王陵探秘主题公园项目,争取吸引更多境外资本和社会资本介入,制定陕文投五年发展战略。
资本运作完成“陕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着眼全国寻找战略投资目标,积极推动省内国有改制文化企业的发展,参与省属文化企业的股权合作。
重点把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置于突出位置
品牌将文化产业品牌打造置于集团发展的突出位置。以提升陕西文化产业影响力为己任,努力使陕西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品牌、文化要素转变为文化资本、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强势。围绕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书画艺术品交易中心、文物复仿中心以及红色旅游,推动产业聚集,创出全国一流品牌。
规模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产值规模扩张。集团基本架构已经形成,而集团的规模化增长还任重道远。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充分进行收购、股权投资和兼并重组,实现产业扩张。努力成为陕西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在业内确立主导型企业的地位。
管理着力提升企业运营质量。注重效益,盘活资源,从纵向、横向上加大对产业链的整合,实现集团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科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努力创造更多利润和价值,不断强化自身造血功能。
市县推动二、三线城市文化综合板块开发。“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我省市县文化体制改革也已进入关键阶段。抢抓市县两级现有文化设施简陋,发展愿望迫切的机遇,以电影院线项目为先导,以文化产业为带动,实施地级城市的文化综合开发。
投资积极为省内文化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支持我省文化体制改革,促进转企改制单位“走好走稳”。重点推进与陕西演艺集团、西部电影集团、陕西出版集团、陕西新华发行集团、陕西广电网络集团、陕西广播产业集团、陕西电视产业集团的合作双赢。同时,通过参股、控股省内各类文化企业,不断壮大集团的文化产值。
影响搭建弘扬和传播陕西文化的重要平台。陕西文促会要按照段先念主席“不断提高 ‘促进’二字的含金量,真正发挥‘促进’作用,站在陕西、放眼全国,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做实事、做大事”的要求,着力推进各项工作,扩大社会影响。通过实施自身平台建设、文化基金设立、文化行业研究,以及举办文化人物评选、文化论坛、文化艺术展演等,搭建对外交流合作的“文化桥”,开辟传播陕西文化的重要窗口。
措施用无限创意创造无限价值
学习研究政策,用足用活政策,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政策意味着导向、资源和机遇,要强化对文化、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理解与运用,结合工作实际制订配套方案和措施,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奖励、扶持及税费减免等,最大限度发挥国企背景和政策效能。
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探索集团化管理的新模式,管控到位,执行有力。加强团结协作,增强执行力,善用外脑。通过建立重大项目智库和专家评审决策团队,提高项目论证效率,降低投资风险。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科学管理。选好人、用好人、激励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积极提高员工技能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不断增强干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使民主、和谐、创新、务实的企业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探索项目管理方式,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改变各业务部门和下属公司人员配置与分工不尽科学,工作程序过于垂直的现状。加强横向协作,推行流水线化的分工协作,形成整体合力与优势。设立陕文投集团“创新奖”、“贡献奖”,积极营造“用无限创意创造无限价值”的创新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