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陕文投报道
陕文投报道
报纸类别:西安市
 所属地:西安市
发行地区:西安市
官方网站:http://www.shanwentou.com.cn
联系电话:029-85358017
广告电话:
2011年02月01日 星期二

朗读

肩负使命 舞动龙头


 

   2010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历史性地“升格”为国家战略,而“文化强”也同“经济强”“科技强”一起,早已成为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三驾马车。2010年7月26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在省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对如何做强陕西文化产业这一命题有如此具体指示:“我省拥有丰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和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具备了发展文化事业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以‘长安画派’、‘文学陕军’、‘西部影视’、‘三秦书风’等为重点,着力打造体现中华特色、具有陕西风格的文化符号,努力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有更大作为。”
  回首2010年,陕文投心怀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全局,用一个个精心设计、推动的项目,印证和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精神,从资源整合、品牌建设、体制完善、机制创新等各个方面积极参与,努力推动,充分体现了陕文投作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和使命感。

 

  全面整合陕西文化优势资源 
  
西部影视针对我省颇负盛名的“文学文学陕军陕军”和“西部影视”资源,经广电总局批准,陕文投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常态电视剧交易平台——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以掌握编剧资源这一文学和影视的交集为突破口,打通电视剧产业的各个关键生产环节,为全国影视节目制作搭建交易平台。
长安画派为了着力提升长安画派名家作品在全国市场上的艺术价值,陕文投投资2亿元成立书画艺术品交易中心,规模居西部之首。
历史文物面对陕西无与伦比的历史文物资源,陕文投文物复仿中心与省内文博单位达成了合作共识,开发高端文物复仿及旅游纪念品,全面提升陕西文物开发的力度和旅游品市场的档次,初步建立了文物复仿产品体系,着手建立研发团队和市场渠道。
红色旅游对于陕北历史、红色旅游和陕北民歌民歌资源,陕文投在延安策划了东方红广场、东方红大剧院,大型演出《延安颂》、《舞动延安》等项目。为迎接建党九十周年策划的纪录片《我们在延安》、参与投资的纪录片《陕北启示录》也都开始拍摄。与铜川市耀州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提升铜川照金香山景区的影响。“黄帝陵——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园区”项目策划已经纳入黄帝陵景区三期规划。策划并投资的大型史诗纪录片《黄帝》已正式开机拍摄。

  精心打造陕西文化品牌
 
作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大型市场主体,2010年陕文投始终把品牌建设作为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努力成为陕西文化品牌的生产平台。
影视剧集团全年投拍7部电视剧、2部大型纪录片,其中电视剧《张小五的春天》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实现了陕西电视剧上央视的新突破。
影像节首创了国内第一个国际性民间影像大赛暨影像节,征集海内外作品近3000部,在打造陕西国际文化品牌的同时,试图占领民间影像产业的市场制高点。
帝陵公园自主策划了国内第一个用现代高科技展示中华文明的主题公园——西安帝陵探秘主题公园,并与美国一流设计团队签订了合作投资协议,共同打造“东方迪士尼”。
电影院线着手建设陕西第一家本土化全国性电影院线,深入全省各地市和重点县调研选址,榆林、咸阳影院项目已完成设计招标。
文博会成功参展并运营第五届西部文博会。陕文投9大投融资项目签约总额367.4亿元。这些签约项目涉及文化园区、金融合作、资本运作等多个领域,成为本届文博会的最大亮点。
  
建设性推动陕西文化体制改革
  
    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成为全省文化系统的焦点。作为带着全新市场体制而生的陕文投,勇于担当,积极以自己的投资和项目助推陕西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性的发展。
    文艺路西安文艺路演艺基地的前期调研、论证、策划工作已经完成,邀请国际一流团队承担的规划设计即将完成。该项目的文化资源依托就是位于西安市文艺路上的十多家文艺院团,文艺路项目就是要为这些文艺院团搭建市场化舞台。
    秦腔广播与省广播产业集团合作,打造全国第一家跨省区、跨媒体的广播运营公司,其主营的“FM101.1秦腔广播——西安乱弹”已成为最受听众喜爱的广播节目之一。覆盖西北五省的西部广播网项目已经启动。该项目成为陕西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跨地区发展的又一创新模式。
    出版集团积极参与陕西出版集团的战略重组 ,通过资本市场手段助力文化企业完成市场化体制改造和发展。
    合作演出与陕西演艺集团合作,共同打造大型演出《春天你好》,与曲江演出集团、志丹县合作,2010年4月上旬在延安解放剧院推出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兰花花》,连续公演四场。
  
      资本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赵正永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十二五”如何大力发展陕西文化产业有这样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以资产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聚集优势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艺术品基金积极进行文化资本投融资创新,一方面为文化产业项目融资输血,一方面为文化资本投资造血,形成资本的良性循环。2010年4月,公司专门成立了资本运作与股权管理部,从投资业界招募专业化人才进行运作。目前陕文投已经参与到陕西出版集团的战略重组,联合省发改委、中信银行西安分行发起设立“陕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艺术品基金”,计划首期募集5亿元。
    民营资本在吸引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实现资本构成的多元化方面,陕文投2010年取得了重大收获:出资3亿元,吸引整合到韩城市地方财政1亿元和民营资本6亿元成立陕西文化产业(韩城)投资公司,启动了韩城历史文化景区建设。民间资本对于投资文化产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集团目前筹建的陕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西部广告传媒公司、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陕西书画艺术品交易中心等项目,民间资本都表现出极高的投资意愿。民间资本的加入,对于集团降低国有资本投资风险、完善市场化经营主体、推动项目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国有文化资本的增值平台  

  2010年,陕文投除了在上述资源整合、品牌打造、体制推动、投资创新等方面高点起步、顺利推进,彰显作为陕西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外,还牢记自己的企业属性,努力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丰收,经营效益上也取得了佳绩,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任务:全年完成投资25.04亿元;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17.43亿元增长到33.64亿元,增幅接近翻一番;实现经营收入8.2亿元,实现净利润6000万元。目前,陕文投已成立和正在设立的下属子公司已达到9家,参股公司3家。2010年8月16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陕文投公司更名为“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文投已经成为国有文化资本的增值平台。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