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01日 星期五
朗读

母亲脱险随感
木 子
兔年新年到了,母亲被我们穿好新衣,梳好头,精精神神地坐在轮椅上,全家四世同堂,吃团圆饭(尽管她只能带着胃管看着我们吃),看电视,拍照合影,母亲还惦记着给两个曾外孙女发了红包。看到母亲久违的笑容,回想起重病期间令人惊心的一幕幕抢救过程,我万分感慨,涌上心头。
母亲85岁,因发热寒颤肺部炎症12月中旬住进医院,到1月3日,因电解质全面紊乱,纳尿肽(前体)高达4249,二氧化碳高达95.9,心衰、呼吸性酸中毒,被紧急气管插管送进了内科ICU。当时全家人都哭了:母亲毕竟也算高寿,住院后病情每况愈下,已是虚弱不堪,如残年风烛,此去凶多吉少,我们兄弟姐妹不得不商量准备母亲的后事。
岂料,进ICU后,由于众多医师的正确判断,抓住主要矛盾,采取了消水肿并逐渐后撤抗生素及减药等多种针对性精心治疗,又由护士细心的护理,母亲的病情一天天平稳好转。中间虽又经过一个反复,令我们揪心,但经治医生思路十分清晰,及时找准问题,调整治疗方案,当天晚上,母亲病情就平稳了,第二天精神好转,而到了这天晚上的9点钟,我们意外地接到了医生在第一时间来的电话和短信沟通,告诉我们老太太气管插管成功拔掉了,且连氧气面罩也没有用,监测指标一切正常。如此之快,如此成功,实在出乎意外!此时,已是她插管第12天,离拔管两周的期限只剩最后两天了,如果不行,就不得不行气管切开。仿佛是急流险滩又度过了一关!听着医生打给我们电话时激动欣喜的语气,我深深地感到,好的医生,他们的喜怒哀乐,真的是和患者、患者家属同声共气的。
1月15日成功拔掉插管后,母亲的病情一天天平稳好转,5天后出ICU又转到呼吸科。呼吸科医师听取了ICU医生的交班建议,也采取了稳妥的治疗方案,情况也是不断好转,纳尿肽<60,炎症指标不断下降,咳痰也一天天少起来。一个星期后,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浓浓气氛中,我们把母亲接出了院。
我深深感到,医生的判断力实在太重要了;用药险如虎,合理用药太重要了。
在患者这条暂时搁浅的生命之舟上,医生仿佛是引航的舵手,正确的判断才能帮助患者渡过一个个急流险滩。判断力是和哲学、逻辑思维紧密相关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数量和质量的互为转化,内因和外因,前因和后果,诸如种种,没有清晰的辨证哲学和逻辑思维,就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没有正确的判断就很难正确的选择。所以曾有人说,医学的更高层面是哲学,信然。
而正确良好的判断力来自爱心、责任心和临床经验。有对患者深深的爱心、责任心,才会不断促使医生更细心专心耐心深入地观察分析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回想母亲刚进ICU的几天,正逢医院面临全省医院大检查,主管医师无论检查工作如何繁忙,每天必要做好查房工作。双休日,我们碰到了特地从家里赶来的医师,因为不放心自己管的两张床的重病人,放弃休息来探查病情。医生们调阅了所有病历资料,仔细分析研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其他凡经管过的医师、呼吸师和护士都有主动沟通的良好习惯,我们的担心、不懂、对预后的无知,他们都会给我们耐心地讲解、安慰。我认为,这种主动沟通的良好习惯正是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尊重,是爱心和责任心的具体表现。
当然,经验对于判断力也绝对重要。不过我认为,只有以很强的爱心、责任心和缜密的哲学逻辑思维作基础,经验才不会长期在一个较低的感性水平上积累重复,才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水平。
新年时,我把母亲在家养病的情况给ICU和呼吸科的相关医师作了简短的通报,他们有的或短信或电话关照注意事项,让我很是感动。非常感谢内科ICU的所有医生、护士,感谢救治过关心过母亲的所有医生、护士。
我也深深知道,母亲毕竟年龄大了,只会越来越衰弱,养病之路也不会平坦。但对于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纷乱、进过敌人监狱的母亲来说,在今天物质条件这么好的和平年代、太平盛世能安稳平和地颐养天年,也是我们儿女的最大心愿。
crack
| 医教研 | 副刊 |
| 确保简洁高效医疗 科学降低平均住院日 | 母亲脱险随感 |
| 庆“三八”趣味活动 迎接春日的暖阳 | 梅景美院 |
| 重视公共卫生工作,服务四方人民群众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 舟山市副市长陈松菊一行参观考察我院信息化建设 | 病房里的感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