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文投报道 |
| 陕文投报道 |
| 报纸类别:西安市 |
| 所属地:西安市 |
| 发行地区:西安市 |
| 官方网站:http://www.shanwentou.com.cn |
| 联系电话:029-85358017 |
| 广告电话: |
朗读

陈国勇:无中生有即艺术家的想象力

【陈国勇简介】
号清瘦客,1948年生,重庆丰都人。197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冯建吴先生;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罗铭先生,攻读山水研究生,1980年毕业后留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后赴京与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先生学习鉴定。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编者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艺术界在用十年匆忙的脚步走完西方现代艺术百年历程后发现,文化与艺术的发展最终还需建立在属于自己的文化土壤。长安当代著名艺术家陈国勇,是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亲历八五思潮、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多元文化并存这样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过程,并逐渐认识到个性对于艺术家发展的重要性。这也难怪在他今日独具特色的山水艺术风格中感受到那种独具特色的鬼魅气息,这气息既是遥远楚文化的遗存,又是寄予在传统儒道礼教中正大气象的彰显。

《青山野逸自峥嵘》 138×69 cm

《美丽峡江多云烟》 248×129 cm
本报:简单介绍一下您学习山水画的历程?您对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有何认识?
陈国勇:我是改革开放后被招进来的第一届研究生。当时西安美术学院山水画专业全国只招了两个研究生,一个是江文湛,一个是我。我的导师是罗铭老师,主攻传统山水专业,考西安美院研究生前,我在四川美术学院师从冯建吴老师(他是石鲁的哥哥)学习山水画。大学毕业后,我在四川都江堰和张大千最小的弟子傅梦痕老先生学传统山水,包括青绿山水,一年后考上西安美院研究生。所以说我的山水画学习过程是从传统山水入手的。在西安美院读研期间,罗铭老师带我们跑遍了中国境内的名山大川,像黄山、雁荡山、华山、峨眉山等,我跟随老师看遍了全国各种有关历代山水画的展览,一路看过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地位。比如我们历代绘画大家大部分为山水画大家,如五代时期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北宋的郭熙、李成、范宽;南宋的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明代的唐云、沈周、文征明;清代的四王(指王时敏、王原祁、王徽、王鉴)四僧(朱耷、石涛、弘仁、髡残),当时对山水画发展脉络已非常清晰,也逐渐确定了自己之后的发展道路,对中国山水画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责任,要能做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报:您的师承关系有哪些?与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学到了什么?
陈国勇:主要分为三方面:吴昌硕、张大千、吴湖帆。我大学老师冯建吴与研究生导师罗铭都是继承吴昌硕体系下来的;傅梦痕是张大千的体系;我之后在北京与徐邦达先生学鉴定,他是吴湖帆体系。所以总的来说,我的师承有这三个方面。跟随徐邦达先生学习鉴定,这个过程让我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有了系统的研究,对各家各派技法研究也非常到位。所以,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我对画面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特别看重。中国艺术强调书画同源,所以,我对书法和绘画的研究也是同时展开的。我将书画与绘画,在各自领域做过详细的研究,从总体上也更注重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报:上世纪八十年代艺术界兴起的“八五思潮”阶段,您有怎样的经历?
陈国勇:“八五思潮”的出现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那时的西方艺术思想及各种观念涌入中国,艺术思想逐渐从传统走向开放。那段时期,我有所亲历,经过对西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及各国艺术史的学习,我发现中国传统艺术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何等可贵。那时我经常去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更多发现了中国传统的价值,它是与西方艺术完全不一样的东方艺术方式。西方艺术家追求个人的创造性,如蒙克、夏加尔这类描绘梦中潜意识的艺术家,再有像毕加索、马蒂斯这类在不同艺术阶段始终处于变化的艺术家。通过看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艺术创作的逻辑,社会历史背景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艺术大的传统背景下,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追求个人的风格特点,艺术家的创造就是对历史和艺术的贡献。
本报:您是如何寻找自己的个性风格?传统给你的价值是什么?
陈国勇:我现在风格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慢慢形成的,如早期的“梦幻系列”,我希望运用中国的笔墨工具寻找自己的艺术方向。梦幻系列表现的就是自己小时候的一种记忆。小时候生活在丰都鬼城,那里有楚文化相当浓厚的氛围。村子里的老人们经常会在月亮底下聊天,有时候讲鬼故事、神话传说,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年轻的时候还练过气功,通过气功让自己达到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有时候会产生幻觉,自己的灵魂飞升与神话故事中的鬼怪们在天上嬉戏游玩。这是一种很神秘的潜意识,也是我进入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方式,从而创造了早期的“梦幻系列”。在我的认识中,传统艺术家追求一种“无中生有性”,即艺术家的想象力。艺术家成功与否关键看他的想象力能够达到何种程度,如自己在练气功时,会感觉灵魂与鬼怪在一起、融为一体,自己似乎也成为他们的一份子,这就是艺术中的一种境界,即通灵艺术家的境界。像西方的毕加索、马蒂斯、蒙克、夏加尔都是通灵画家。
本报:如何在山水画中做出自己的特点?
陈国勇:我们看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感觉好像没有太大变化。其实不然,传统山水画非常讲究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到了一定阶段,自己要从传统领域中走出来寻找自己的路,这方面我下了很大功夫。大约有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对于传统艺术,每个人的体验是不同的,我现在的感受也不一定正确,对艺术的追求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 (供稿/胡晶)
| 要闻 | 文投要闻 |
| 本期导读 | 北京文资办来访陕文投交流跨地域合作 |
| 陕文投创新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 延安市政府研究推进六大文化旅游项目 |
| 台湾沈春池基金会访问陕文投集团 | 熊澄宇:以创意提升竞争力 助推陕西文化走向世界 |
| 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公告 | 打赢韩城古城保护改造攻坚战 |
| 迪斯尼规划大师助力东方帝王谷 | 文投短波 |
| 延安文投喜获多项荣誉称号 |
| 影像视界 | 影视直击 |
| 《延安颂》2013演出季5.1 华丽登场 | 电视剧《兵出潼关》潼关开拍 |
| 韩城公司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 | 《兵出潼关》 揭秘大潼关往事 |
| 陕文投开展重点镇调研 | 陕文投聚力2013年SMG电视剧制播年会 |
| 韩城公司“取经”山西大同 | 生化危机5引爆惠民影城零点场 |
| 各方专家支招曼蒂广场招商 |
| 艺术天地 | 文旅风景 |
| 陈国勇:无中生有即艺术家的想象力 | 中国信达租赁陕文投集团联手探索文化金融合作模式 |
| 陕文投书画公司借力市场打造品牌 | 陕文投创新与民企合作途径 |
| 陕西文交所文化金融创新发展 | 陕文投与浙商银行共促金融合作 |
| 陕文仿公司走上荧屏“文化开讲” | 陕西文交所交易系统正式启动 |
| 2012年全国十大拍行表现述评 (二) |
| 重点关注 | 文化荟萃 |
| 威客开启创意时代 | 重创意 借外脑 塑精品 |
| 少年“拍”的奇幻漂流 | 陕文投集团开展高级经理人管理能力培训 |
| 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