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陕文投报道
陕文投报道
报纸类别:西安市
 所属地:西安市
发行地区:西安市
官方网站:http://www.shanwentou.com.cn
联系电话:029-85358017
广告电话: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朗读

世界最大的艺术品市场需要艺术金融产业


西沐

 

      2012年在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上展出的标价为300万美元的中国东周时期青铜器

 

      2011年全球“最贵艺术品”桂冠由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摘得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负责人,陕西书画艺术品交易中心独立董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作为新兴市场形态的艺术品市场,艺术金融的发展不可或缺。当下,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超高速增长促成了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根本改变。然而,取得这样的成就并非没有代价,从要素投入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必须要改变的极限。有论者以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来分析,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万亿元,最终消费额为22.5万亿元,资本额形成为22.9万亿元,进出口额为2.2万亿元。照此计算,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就大国经济而言,历史上也不曾有过先例。即使按照45%的储蓄率来核算,目前中国一年的总储蓄也能提供21.5万亿元,折合为3.4万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是缺少资金,而是我们的资本储蓄更多是用于工业投资,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0%,储蓄投资和消费结构呈现出了偏离常态的扭曲。在国民经济的三个产业当中,2011年,第三产业占GDP的43%,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他们本国GDP的73%,中等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占本国GDP的53%,中国与之相比差距不言而喻。这种结构失衡的问题主要是要素市场长期存在的体制障碍使其无法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引发艺术品消费的不断增长。我们可能还清楚地记得,20世纪8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日本,财阀与企业主们竞相收藏与投资具有传世意义的西方艺术品,并在亚洲掀起了强劲的艺术金融风潮。据统计,仅1990年,日本即在全球收购了市值超过33亿美元的名画。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10年平均10.7%的GDP增长速度在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为中国艺术金融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也不失时机地开始启蒙发展,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事实上,中国艺术品市场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一些经典的镜头与数据还让我们记忆深刻。在今年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TEFAF)上,一方标价为300万美元的中国东周时期的青铜器同罗马帝国皇后的吊坠、梵·高的名画《挖土豆的人》、贝多芬的写字桌等世界一流精品一起接受了世界的鉴赏与评判。
  欧洲艺术基金会发布的《2011年国际艺术市场:艺术品交易25年之观察》显示:2011年,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由2010年的23%上升到30%,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美英分别以29%和22%位居二三位。2011年,全球艺术品和古董市场成交额比2009年增长了63%,达到461亿欧元。
  从艺术品个体来看,2011年,全球最贵艺术品由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25亿元人民币摘得,超过了长期垄断榜首的毕加索和美国波普艺术之父安迪·沃霍的作品。
  种种迹象都已表明,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也可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处在了一个关键性的拐点时刻。中国艺术品市场要想继续做大、做强,以规范化的姿态稳固地屹立于世界艺术品市场,发展艺术金融产业就成为一种必然之举。这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艺术资产属于一种轻资产,它与其它资产有着一定的关联度,通过历史地分析其关联的行为发现,艺术品资产市场具有高敏感性与脆弱性。在发达国家,艺术品并不是重要的投资标的物,只能算是另类投资,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在西方财富整合过程中,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已深入人心。也就是说,在艺术品作为投资还不被大部分人接受的时候,西方就已经盛行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种选择。所谓资产配置,就是用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来分散资产风险。但在我国却有所不同,由于旺盛的投资需求、有限的产品选择、短期获利的投资意识及监管缺失等原因,艺术金融更多地被当作一种理财工具。现实需要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艺术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路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金融产业。在金融化的背景下,如果无视艺术品资产化带来的影响,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分析与研究过程中忽视这一主线,就必然难以准确地把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脉搏,更难以看清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底层结构。
  (2)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育与发展是中国艺术经济融入现代经济与世界艺术经济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是推动艺术经济资源化、大众化,以及美育大众化的重要手段,是中国文化精神培育与传递的加速器。中国艺术经济虽然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形态,但有一点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中国艺术经济是融合并生发于中国现代经济的体系之中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艺术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曾有人形象地将资本的地位与作为称为现代经济的“血液”。由此可见,中国艺术经济发展到今天,不是要不要发展中国艺术金融的问题,而是只有发展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中国艺术经济才能真正地实质性地融入到现代经济体系中去。同样的道理,只有发展中国艺术金融产业,才能更好地与世界艺术资本市场接轨。中国艺术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壮大是从长远上带动中国艺术经济市场规模壮大的内在动力。
  (3)艺术金融产业是艺术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牛鼻子。艺术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发育是艺术产业与金融对接的基础与载体,而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则是关系到我国艺术经济形成、发育与壮大的战略课题。可以说,中国艺术金融产业是一个新生的产业形态,艺术金融市场更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如何实现艺术与金融的对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更是艺术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发展并培育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不仅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与有力支撑,更是其走向现代经济形态的有力保障。没有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就难以形成具有现代经济形态的中国艺术品市场。
  (4)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面临重要的机遇期。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艺术金融产业随着艺术品市场不断走出波动的胶着状态,正走向显化的恢复性增长的态势。随着世界艺术中心多极化进程的深入,艺术金融产业全球化整合的步伐逐渐加快。从世界范围来看,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仍是艺术消费的中心。发展中国家艺术金融产业市场成长迅速,带动了亚洲艺术品资本市场的比重在不断提高。中国艺术金融市场整合能力增强,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地位不断得以提升,中国艺术金融中心的建立已呈现竞争之态势。同时,随着世界金融危机演变成欧美债务危机,而且形势日趋严峻,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面临重要的机遇期。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战略契机正向我们走来。特别是无国界的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在世界经济的宏观运作中,对中国来说,已呈现出重要战略机遇窗口期。从国内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当下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市场不仅成长迅速,从业人员增长速度迅猛,发展潜力巨大。更为重要的是,产业形态刚刚发育,发展空间巨大。据有关方面统计,去年中国的GDP已47多万亿元。按照常规计算推定,与其相配比的社会总资产大约为140多万亿元。根据巴克利银行的推荐数据: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会配置5%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如果我们用非常保守的5%来作为对艺术品的潜在需求进行估计的话,按中国有140万亿元的财富进行估算,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的需求为7万亿元。如果用可流动的有效需求只占总需求的1/3这一假定来计算,也有2万多亿元的规模。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假定,但说明了一个趋势。2万多亿元与不足4000亿元的距离,这就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步伐踏踏实实去发挥作用的空间。
  中国的艺术品和古董市场是全世界最具活力的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相较于世界其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最具潜力。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理应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领跑者,毫无疑问,艺术金融产业是这种领跑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