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陕文投报道
陕文投报道
报纸类别:西安市
 所属地:西安市
发行地区:西安市
官方网站:http://www.shanwentou.com.cn
联系电话:029-85358017
广告电话: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朗读

张振学:人最终还要回归自然


  【编者按】
      自十六世纪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在慢慢远离自然,走进更具人文景观的都市生活。中国传统山水画也在这样的历史变迁中渐渐缺失了最初的生存语境。在城市文明、信息化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山水画存在的价值?这不仅关系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更关系中国艺术在当下对人类文明及艺术的贡献。让我们听听著名山水画家张振学的见解。

 

名家访谈

 

 

【张振学简介】
       1939年出生,著名山水画家,别名张鹤,陕西城固人。196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1984年调入陕西国画院,现为该院专业画家、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秦岭中国画学会会长。

      工业文明发展的程度再高,也取代不了人文精神的作用,人最终还要回归自然。人对自然有崇拜、有敬仰,人的内心需要安静、需要逃逸都市的喧嚣。逃逸是一种境界、一种美的精神享受、一种文化享受。
  ——张振学

 

张振学   《生生不息》  (国画)  129cm×148cm  1984年

 

本报:作为山水画家,您认为中国山水画在当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张振学:作为从事中国山水画创作的艺术家,对于自己在艺术中要往何处走的方向问题一直在认真的思考。可以很确定的说,我对中国画很有信心。这信心来自几十年来对中国画、中国文化研究的感受。在艺术创作与研究中,让我非常明白中国画的好,更明白它到底好在哪里。
  东方与西方(包括欧洲与美国)处于世界艺术的两极。在这两极中,中国文化属于阴性的文化,如早期的中国文字、书法、绘画都能看到这种阴性文化的表现。这是一种在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尽管,我们现在处于都市文明时代,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山水画、需要传统山水画那种怡人、逃逸而舒适的心灵状态。尽管我们深处现代,但是人的心还是一样的,这是人性所具有的特点。不会因为一个一百年的变化而有颠覆性的变化。绘画有画种的区别,但是,无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无论东方绘画、西方绘画;艺术表现的最终还是人本身,表现的是一种人文的关怀、一种情感的表达与释放。工业文明发展的程度再高,也取代不了人文精神的作用。人最终还要回归自然。人对自然有崇拜、敬仰,人的内心需要安静、需要逃逸都市的喧嚣。逃逸是一种境界、一种美的精神享受、一种文化享受。对于这一点无论是过一百年、一千年、还是一万年,只要有人的存在就不会消亡。而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其更神的文化含义。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人骨头里流出的都是墨汁。中国人对黑、对墨、对神秘主义及玄学的美感爱好是独特的,也是极好的。
  一百年来,五四运动以后我们的文化背离了传统,我们一直在接受西方文化,这对我们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很大。但我相信,随着中国慢慢强大以后,我们传统文化的优势就会显露出来。东西方文化都具有优秀与糟粕的两面性。对于优秀的我们要继承、学习,对于糟粕当然要抛弃。西方现代文化中那种提倡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见解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缺少的,也是必须学习的,但是在文化上我们应该对东方文明有信心。
  本报:在艺术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艺术风格也各不相同,无论中西方艺术,在传统社会风格的突变并不明显,但是自近现代之后,各种艺术流派频繁更替,“创新”也成为艺术界的一个很显眼的名词。您怎么理解艺术创新?什么才是真正的创新?
  张振学:在艺术中,我们提倡“创新”,但是“创新”并不是目的。中国文化是线性文化,继承性很重要。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创新。谈及中国画如何创新,我认为,这必须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要有广博的知识,案头实践与艺术学养都要有很扎实的功夫才行。“创新”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要求你必须在各方面具有很高的认识,包括视觉美感及学识修养,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你的品格修养到一定高度,也就会有属于个人独特的面貌,创新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
  本报: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急切的追求个人“风格”,您怎么理解“风格”的问题?
  张振学:风格是非常具有个性的东西。风格也是具有一个时代特有的东西。人性、个性、时代融合在一起必然造成不同的风格。这就像中国文化中的“圣人”。圣人应该是知识非常广博的人,因为他太有学问,感悟很深,当他评论一件事或者讲说一个道理就会有自己的角度,有自己的演说方式,这就是他的风格。就像中国著名的弘一法师,他所具有的文化修养是非常全面的,戏曲,音乐,书法,绘画样样都很厉害,为什么一转身就出家了?因为他彻悟了人生的真谛。能形成风格的艺术家不是简单的工匠,而是有极高文化修养,对人生有独到见解的“高人”。正向丰子恺说的,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是芸芸众生,是凡夫俗子,是为肚子而活的,这是第一层次的人;百分是十的人是做艺术的,这是第二层次的人;剩下的那百分之十是做宗教哲学的,这是第三层次的人,也只有真正的“大家”才有这种能力和心力攀爬到如此的高度,此时他就如同中国道家所言的“羽化成仙”了。供稿  书画中心 胡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