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简介
浙一院报
浙一院报
报纸类别:杭州市
 所属地:杭州市
发行地区:杭州市
官方网站:http://
联系电话:0571-87236655
广告电话:
2010年01月01日 星期五

朗读

我省医学领域首个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上接一版)
    专家组成员在听取了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和依托单位浙江大学的建设工作报告后,现场考察了实验室,并与实验室人员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专家组一致认为: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定位明确,研究目标集中,已完成建设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建设要求,符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我院在实验室建设期间,结合国家需求与科学发展,突出自身特色,围绕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新型防治技术研究、艾滋病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技术研究、感染微生态和感染免疫学研究、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的诊治研究四个研究方向开展了基础与临床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成果,并在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的能力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组织管理方面,浙江大学作为依托单位在学校层面成立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协调解决重点实验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保证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浙江大学积极配合实验室在人才引进、研究人员工作及生活条件保障、确保研究生招生名额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浙江大学整合了多方资源,积极谋划,发挥实验室科学研究国家队的作用,鼓励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策划;设立校预研基金,重点支持提升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保障重大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
    实验室在两年建设期间承担了包括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一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6篇(SCI收录论文98篇)。实验室进一步完善了平台建设,扩充为现有的十二个公共实验平台;完成了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建设并通过国家认证。实验室坚持“开放、竞争、流动、联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PI)负责制,开展了国内外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成功主办了多次人工肝等国际会议。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期为两年。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07年挂牌以来,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已经成为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建设创新团队的重要基地。此次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实验室完成建设期,成为正式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省医学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省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也是我国传染病诊治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使浙江大学传染病学科成为我国传染病诊治领军学科,是浙江大学在医学领域经过长期积累后又一次新的攀登。
    近几年来,在李兰娟院士带领下,我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感染微生态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并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
    重型病毒性肝炎由于肝细胞在短期内大量坏死,迅速导致肝功能衰竭,许多病人未能待药物起效,就因肝功能衰竭而去世。李兰娟院士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治疗新方法——人工肝支持系统,为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从而降低了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李兰娟院士带领的专家组已应用人工肝在浙医一院治疗重型肝炎1300余例,4000余例次,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显著降低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4.6%显著降至56.6%。此外,已应用于130余例次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治疗,有效延长了肝移植等待时间并提高了患者生存率。该项目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感染微生态领域,由于近年来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放化疗、器官移植、介入治疗等各种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对健康人不致病的人体正常菌群,在此类人群中却引起了严重的难以控制的甚至是致命的感染。李兰娟院士将微生态学理论引入感染和肝病研究领域,创建了“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对肝病微生态和细菌耐药进行了系列研究,提出了感染微生态防治新策略:用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发现破坏人体微生态平衡会导致严重感染或脏器损害,改变更新了抗感染策略,提出由纯粹“杀菌”转向“杀菌”同时需“促菌”的感染微生态治疗新观念。该项目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3年SARS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关键时刻,李兰娟院士率领专家对浙江省SARS防治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2008年全国多个省市发生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的时刻,李兰娟院士迅速召集临床诊治和疾病控制等领域专家,广泛收集手足口病最新研究进展,总结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体会,及时主编《手足口病》专著版权捐赠给卫生部,为从事该病防治的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较全面和实用的专业参考,得到了卫生部陈竺部长的高度评价。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在李兰娟院士倡导下,浙江省开通了国内首个支援地震灾区网络医疗服务平台。随后她带领专家团队通过该平台实施网络服务平台会诊,为灾区患者提供了更及时、更高效的远程诊疗服务,受到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评价。
    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国际大流行,国际国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的时刻,李兰娟院士担任国家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临床诊治组组长,她针对疫情形势就传染病管理、发热门诊设置、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医疗救治、基层防控、检验检疫和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并参与了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的编写和制定工作。李兰娟院士带领实验室专家参加全省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抢救工作,进行重症会诊。同时还通过“浙江省甲型H1N1网络救治平台”对甲流重点收治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网络培训指导,提升各重点收治医院的甲流防治水平,受到了省委书记赵洪祝等省领导的肯定。同时,实验室在甲流临床诊治方面成效明显,P3实验室现已分离到7株病毒,完成全基因测序,并登陆到GenBank。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实验室基础建设、国际交流与协作、实验室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一批国家级高水准人才队伍。
(戎斌)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