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文投报道 |
| 陕文投报道 |
| 报纸类别:西安市 |
| 所属地:西安市 |
| 发行地区:西安市 |
| 官方网站:http://www.shanwentou.com.cn |
| 联系电话:029-85358017 |
| 广告电话: |
朗读

陕文投 第五届西部文博会 十大启示
编者按:日前,第五届西部文博会缓缓落下帷幕,从展会的主运营商到参展商,从项目推介到投融资签约,从企业形象到团队攻坚,陕文投集团在各个角色的工作中经受着考验和熔炼,实现了一次飞跃。短短四天的展会蕴含着智慧和心血,也留给我们许多思考与启示。




启示一
现象:帝王陵探秘主题公园备受欢迎
启示:西部地区呼唤高端主题文化公园
帝王陵探秘主题公园是陕文投集团自主研发的大型文化项目,一经亮相西部文博会,即引起各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吸引许多企业和业内人士意欲一探究竟。这一“以高科技体验周、秦、汉、唐历史文化和‘丝绸之路’传奇”的主题公园项目,一时间成为了普通大众热议的话题。
主题公园是吸引大量游客,拉动旅游业增长的重要一极。2009年,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世界吸引游客量达6300万人,日本东京迪士尼达1300 万人,韩国的Everland为620万人次,我国香港海洋公园有480万游客。西安帝陵探秘主题公园,是中国历史文化与世界高科技相结合的主题公园,将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品牌。
启示二
现象:集团项目签约额占文博会总
签约额64%
启示:陕文投集团凸显龙头作用
在本届文博会签约项目中,陕文投集团9大投融资项目签约总额367.4亿元,占文博会总签约额的64%。这些签约项目涉及文化园区、金融合作、资本运作等多个领域,成为本届文博会的最大亮点,集团也被许多媒体称为文博会的“最大赢家”。这些签约为项目推进和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更从一个侧面凸显出陕文投集团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和市场引领作用。
无论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还是集团自身的发展定位,成为陕西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是其与生俱来的使命和责任。伴随这一充满光荣和挑战的使命,陕文投集团坚持文化园区、文化项目和资本运作三轮驱动,在一个个重大项目中充分体现抓源头、抓高端、抓市场的意识,向着三年总资产过百亿,年产值30亿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启示三
现象:DV大赛老外获奖
启示:西安让民间文化走向国际
首届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效果,“国际化程度高”就是一大特点。历时大半年的DV大赛征集到近3000部作品,国外12个国家的80部作品参与了竞赛(还有20多部俄罗斯作品因错过征集时间而遗憾),8位国际纪录片大师参与评审,最佳导演奖、最佳欧洲奖等大奖也被国外参赛者斩获。
此次影像节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支持,更得益于以DV影像为代表的民间草根文化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影像节的参赛者中既有专业人士,更有学生和农民等,作品涉猎广泛,富有创意和哲理,更有拍摄者为了一个题材采访拍摄长达4年,体现出了民间影像创作的极大魅力和勃勃生机。植根民间土壤的草根文化走向国际,我们从民间影像的良好成效看到了无限希望,也更为期待多元文化包容共生、异彩纷呈。
启示四
现象:深受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体偏爱
启示:集团项目科技含量和创意度高
据不完全统计,对陕文投集团参展西部文博会进行报道的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达50余家,远远多于平面媒体。《陕西新闻联播》、《都市快报》、《陕广新闻》等均进行专题采访报道。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偏爱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项目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也具有较为宽广的参与和融合空间。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创意产业,离开科技元素的文化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实践启示我们,要像抓工业项目那样抓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批创意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产业项目。不久的将来,高新技术将为红色旅游、书画艺术品、文物复仿等传统文化形态插上腾飞的翅膀。
启示五
现象:两大产业论坛成功举办
启示:文化产业发展思想先行
作为西部文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陕文投集团参与主办的首届中国(陕西)文物复仿制论坛和国际民间影像创新与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来自政府、企业、学界的百名代表参加了论坛,就促进陕西文物复仿产业化,打造品质卓越、品种齐全、技术先进的国家级文物复仿品研发、出品中心,民间影像发展与传播,民间影像市场化、国际化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了广泛共识。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创意的高下取决于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靠文化企业的力量,更需要整合政府、实务界、理论界的智慧,集思广益,集腋成裘。通过举办论坛、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充分吸收“外脑”和“智囊团”的力量,把创意贯穿于园区、板块和项目的策划、运营全过程,极大地提高项目的新颖性、创造性、独特性,切实践行“赢在眼光,胜在思路”的企业理念。
启示六
现象:高端文物复仿产业受关注
启示:陕西文化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文物复仿精品展示是陕文投展馆中的亮点之一,观众置身流光溢彩、富丽堂皇的文物复仿品中间,难辨真伪,仿佛在观赏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惊叹于高妙的工艺、独特的设计和悠久的文化内涵时,想象将一件上乘的和尊摆放在家中,该是多么高雅的艺术享受或极具潜力的收藏。
创新文化业态,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产业必须改变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发展方式,通过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对接,做长产业链,塑造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产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抢占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文化产业升级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符合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符合文化市场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文化产业早日成为支柱性产业意义重大。
启示七
现象:文艺路演艺基地项目引发热议
启示:文化产业应改善环境服务民生
走进陕文投展馆,迎面感受到的便是伴随着震撼的解说滚动播放的文艺路宣传片,那蕴含着春夏秋冬精彩瞬间的演艺基地远景描绘,以及美轮美奂的沙盘实景模型,总是吸引着来自四方的观者,他们不停地探问文艺路的明天会怎样,那里的生活将发生多大改变。
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文化必须与民生相结合才能得到群众的热爱与支持。如何在文化惠民上做得更好?如何整合利用历史资源,把文化民生工程真正搞活?是陕文投集团思考和研究的主题之一。通过陕文投推出的各类项目,不仅要让群众享受到自己需要的文化盛宴,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更要激发群众的创造热情,实现产业与群众的良性互动。文化产业要获得长久发展,必须贴近百姓生活,关注民生,为老百姓服好务。
启示八
现象:西部文博会规模创历届之最
启示:文化产业正努力成为支柱产业
本届西部文博会规模为历届之最,影响也越来越大。文博会共有10余项专题文化活动和10个分会场活动,涵盖产业博览、项目推介、合作洽谈、文艺演出等形式。据统计,观众流量达55万人,比上届增长了一倍多;大会签约项目共67个,签约金额达675亿元,比上届翻了8倍以上。调查显示,参展商的总体满意度为92%,参观者的总体满意度为87.7%。
文博会的规模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相辅相成,超越上届一倍的观众流量,八倍的签约金额,在彰显出西部文博会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的同时,也反映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通过建设示范型区域,创立旗舰型企业,塑造品牌化项目,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等一系列举措,西部地区文化市场渐渐活跃,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日益提高,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启示九
现象:陕文投集团知名度显著提升
启示:把握机会善于展示企业形象
在推介项目的同时,“陕文投”的品牌效应也再次得到放大。目前,“陕文投”在谷歌的相关搜索条目已达410多万条,较09年底多出10余倍。此次参展,集团经过公开招标选用了日本井口设计公司的方案,以简约、现代、低碳的展馆风格分外引人关注。文博会期间仅集团宣传内刊就赠阅了1.2万份,通过这次参展亮相,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陕文投的经营范围和发展设想。
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省文化产业不断快马加鞭,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成功范例层出不穷……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期望,唯有依靠创新和实干两大法宝,不断做大做强、做出业绩,才能实至名归,让陕文投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经得起考验。同时,“酒香也怕巷子深”,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也要准确把握机会,善于展示企业形象。
启示十
现象:时间紧任务急圆满完成任务
启示:陕文投集团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陕文投集团作为第五届西部文博会的运营商和参展商,在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保证顺利完成运营和参展任务,公司主要业务部门全员参与、其它部门积极配合,广大干部员工恪尽职守、连续奋战,书写一曲华丽的乐篇。
西部文博会的顺利开展,说明集团队伍建设取得初步实效。在文博会筹备和实施过程中,集团员工彰显了朝气蓬勃、不畏艰难和无私奉献的团队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