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登山游记

春节时闲来无事,和朋友一起去爬大佛寺。
说是“爬”,不过是由警钟山开始,走山间小路翻山越岭到三百步景点,再下山到寺内放生池。这一段路当地人熟悉,小时乐于爬山,和家人,和同学,都走过。且遇上冬日天气晴朗,阳光温和,此路线充满野趣,坡度不急不缓,很适合和朋友走走山路,锻炼身体的同时看看风光。
一起吃罢早餐,大家驱车到警钟山脚,然后一起谈笑登山。走过几处农田屋舍,就看到警钟山顶的凉亭。警钟山在抗战时得名,其时浙江尚未为日寇占领,县城时有空袭,故在山上设立警钟。警钟敲响,则表示日寇轰炸机飞近,以此提示县民避难。现在距离抗战胜利数十年,此地已成为县城居民踏青和亲子游玩的常去地,县府新修凉亭且立碑,提示历史教训,警钟长鸣。每年九一八,还会有响彻县城的警钟拉响,警醒人们和平不易。
顺着斑驳小道拾级而上,路上正好和几对母子父女擦肩。到凉亭下,已经微微出汗,脱了棉袄拿在手里,山风习习,因为已经运动发热,加上日头正盛,温度不低,反而感觉凉爽。登高望县城,可看清城南城东:老城区变化很多,远处多了世贸大厦购物中心的高楼,以及鼓山公园新建的天姥楼。几次不来,县城日新月异。
稍做休整,就踏上去大佛寺的小路。一路翻山越岭,山路时窄时宽,遇上阴凉湿润之处,湿冷扑面,能见前几日积下未化的雪,已经薄脆如冰。再看几处岩壁,还悬挂着在融化的小巧的冰棱。再过一段,就开始上山,阳光直射多了,觉得一切枯草光树藏着无限生机。
到第三个凉亭,开始喘气,大家停下休整。附近是一块露天石台,被人修建了一些吊环、双杠等健身器材。边上的婆婆说,时有老人清晨爬山,来此锻炼。在凉亭处,大家可以看见大佛寺就在不远处了,群山环绕中,见古寺建筑,还有放生池的绿水。隔着青山,能听见佛钟回荡,望见佛寺隔着丛林的飞檐,更添神秘。
大家打起劲,继续走,中间一度走错路,去了另一处山峰石台,倒别有一番风光。后面折回,一路下山,就到了三百步。所谓三百步,就是三百步石阶,“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想起若是以前疲于赶路的柴夫,确也是上山难,下山也难。
信步至山下,踏在古寺地砖上,大家相视一笑,总算来到了目的地,于是随着三三两两的人群慢慢走起来,浏览起来。
(六安中财技术服务部
潘东毅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