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心梗病人手术台上心脏骤停
医院上演“生死极速”
本报讯 47岁男子凌晨突发心梗,医护人员火速集结,手术中出现致命室颤,还用上了电除颤,险象环生……
李先生家住坎门,7月6日凌晨,他和朋友在玉环聚会,却突然感到胸闷难受。友人见状赶紧将他送来了我院急诊科。
在急诊救治时,胸闷不适症状再次加重,医生结合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情况紧急,建议行急诊PCI。
接到急诊PCI通知,导管室第一时间启动,介入团队值班医生、护士开始准备术前工作。本在家中休息的心内科主任阮宏标,也立即赶到了医院。
凌晨3时52分,患者被送至导管室,接受手术。
但危机不期而至,当医生送入导丝时,心电监护突然出现了致命的室颤心律,患者随即陷入昏迷。
“立即胸外心脏按压,准备电除颤……”危急时刻,介入团队沉着冷静,快速应对,患者恢复正常心律,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患者的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都有比较严重的病变。”阮主任解释,情况十分棘手,其中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回旋支中段次全闭塞。
波折重重,但从进导管室到导丝通过,介入团队仍仅用时43分钟。最终,医生在前降支植入两枚支架,恢复血运,手术成功完成。
“当时就突然没了知觉,醒来后才知道这么凶险,真的要谢谢医生们。”日前,躺在病床休养的李先生仍心有余悸。
“患者年轻时就开始抽烟,基本一天一包,父亲也曾得过心梗,有一定的遗传因素。”阮主任介绍,烟酒、遗传都是心梗高发因素。
2018年医院引入DSA,心内科独立开展急诊PCI术等介入手术,填补多项治疗技术空白。
为挽救患者生命,介入团队24小时随时待命,随叫随到,加班加点。
两年来,心血管介入团队已开展近900例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其中9例发生室颤,还有不少患者发生室速、停搏、休克等严重临床症状,均抢救成功。
医院还将引进血管内超声,大幅度提升硬件设施水平,促进医疗技术发展。
“打个比方说,以前介入手术是用眼瞄准打枪,有了这个仪器就像有了‘瞄准器’。”阮主任介绍,在高精尖仪器加持下,治疗将更加精准。 (徐怡君 罗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