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关注过敏 关爱鼻腔 线上宣教义诊活动“涨”知识
为提高广大市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知,更好地进行过敏性鼻炎等相关鼻部疾病的健康宣教,帮助过敏患者早日摆脱过敏性疾病的困扰,4月16日晚上,在“世界过敏周”及“全国爱鼻日”来临之际,我院儿科、耳鼻咽喉科联合举行了线上宣教义诊活动。
活动中,温医大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过敏与免疫科李孟荣主任医师、我院耳鼻咽喉科蔡艳芝副主任医师、儿科张冰主任医师共同为观众带来线上免费公益讲座,并提供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常见鼻部、气道疾病的咨询,线上解答患者关心的过敏问题,提供专业的诊疗建议。活动互动良好,在线人数达2400人。
随着我国过敏性疾病发病率的日渐增加,过敏性疾病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大众生活质量,乃至威胁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6年间,我国仅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就由2005年的11.1%上升到2011年的17.6%。研究显示,我国哮喘总发病率为4.2%,而其中71.2%的哮喘患者未被诊断。广大患者往往对过敏缺乏充分认知,不清楚科学防治。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健康讲座与义诊活动,帮助更多被过敏所困扰的人群。
科普知识
过敏是人体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表现为暴露在过敏原的器官或组织出现炎症。比如在口腔粘膜出现口腔过敏综合征;在呼吸系统中出现哮喘、鼻炎、喉头水肿;皮肤上引起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等;消化系统中引起呕吐、腹泻、血便、腹痛等。
我们将常见过敏原分为食物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两大类。
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牛奶、鸡蛋、花生、坚果、鱼、贝类、小麦、豆类等。市民如果出现食物过敏,可采取如下措施:牛奶蛋白过敏者选择替代食品;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并补充钙剂(800-1000mg/天);母亲回避后没得到改善且伴儿童生长障碍,可选用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无论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均可与健康儿童一样在4到6个月龄添加常规辅食,以每3到5天不超过一种新食物的速度引入。对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大豆、小麦、花生、坚果、鱼、贝类,建议先在家中(非幼儿园或餐馆)少量品尝,如果没有明显的反应,可以逐渐增加摄入量,以每3到5天一种的速度引入其他新食物。如果是海鲜类过敏,比如虾、鱼、蟹的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指数非常高,甚至建议终身不要食用,此类食物通常不易耐受。
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为尘螨、花粉等。针对尘螨过敏,全球过敏专科医生的共识是: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是能够影响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唯一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也是目前为止国际上唯一一种可以改变过敏进程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开展的是尘螨脱敏治疗。规范化脱敏治疗可使过敏症状减轻、发作频率降低、减少常规用药、降低或完全避免过敏性鼻炎发展为过敏性哮喘以及对其他物质发生过敏的机率,总体有效率85%以上。
过敏是不可治愈的,更不可能自愈,因为过敏体质不可消除。其表现为多阶段性,孩子的过敏进程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阶段性变化,比如湿疹好了,可能过一段时间会进展为胃肠道系统或呼吸系统过敏,比如哮喘、过敏性鼻炎。
过敏的孩子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家长经常使用吸尘器去除家中的灰尘、毛絮等,鼓励孩子加强体格锻炼。
(儿科 供稿)